内分泌性肌病多数情况下属于可控制的慢性疾病,严重程度与激素失衡类型、治疗时机有关,主要分为甲状腺性肌病、皮质醇性肌病、甲状旁腺性肌病、垂体性肌病等类型。
由甲状腺功能异常导致肌无力或肌肉萎缩,早期表现为爬楼梯困难,可通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或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长期皮质醇增多引发近端肌无力,典型表现为蹲起困难,需通过糖皮质激素调节和物理康复改善症状。
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的肌力下降,伴随骨痛或抽搐,需纠正血钙水平并补充维生素D。
生长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异常导致的肌病,可能伴随体型改变,需针对垂体功能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激素水平,结合适度抗阻训练和优质蛋白饮食,若出现进行性肌力下降需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