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淋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排尿疼痛、下腹疼痛及胎膜早破,严重时可导致新生儿淋球菌性眼炎。
孕妇感染淋病后,宫颈和阴道黏膜受淋球菌刺激,常出现黄色脓性分泌物,质地黏稠且伴有异味,需通过宫颈分泌物培养确诊。
淋球菌侵犯尿道黏膜可引起尿频、尿急和排尿灼痛,部分孕妇可能误认为尿路感染,但抗生素治疗无效需警惕淋病。
病原体上行感染至子宫及附件时,可能引发持续性下腹坠痛,伴发热等盆腔炎症状,增加流产或早产风险。
淋球菌产生的蛋白水解酶可削弱胎膜强度,导致未足月胎膜早破,是妊娠中晚期需重点防范的并发症。
妊娠期出现异常分泌物或泌尿系统症状应及时进行淋球菌筛查,确诊后需使用头孢曲松等孕期安全药物治疗,避免垂直传播导致新生儿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