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次播放 时长01:16
70次播放 时长01:24
42次播放 时长01:11
135次播放 时长01:13
50次播放 时长01:25
46801次播放 时长01:25
85751次播放 时长02:59
94339次播放 时长02:35
Q: 什么是唐氏综合征
A:
唐氏综合征是一种由21号染色体三体异常引起的先天性遗传疾病,主要特征包括智力障碍、特殊面容和发育迟缓。 95%病例源于21号染色体不分离,父母生育年龄过大是主要风险因素,高龄孕妇需通过羊水穿刺或无创DNA进行产前筛查。 患儿具有眼距宽、鼻梁低平、伸舌等特殊面容,常伴通贯掌、肌张力低下等体征,新生儿期即可通过临床特征初步识别。 存在中重度智力障碍,语言运动发育滞后,半数合并先天性心脏病,需定期进行心脏超声和甲状腺功能监测。 早期开展康复训练可改善运动功能,特殊教育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需评估手术指征。 建议孕妇规范进行孕早期联合筛查和孕中期超声检查,确诊患儿应建立多学科随访管理计划,加强营养支持和免疫接种。1、遗传因素:
2、典型体征:
3、发育异常:
4、干预措施:
A:
唐氏综合征筛查前应注意空腹8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准确提供孕周信息、保持情绪稳定。 筛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避免饮食影响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尤其是含糖量高的食物可能干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 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肌酸激酶等指标异常波动,建议筛查前24小时保持适度活动,避免高强度有氧运动或负重训练。 需提供准确末次月经时间或早期超声确定的孕周,孕11-13周+6天为NT超声最佳时间,孕15-20周为血清学筛查窗口期。 焦虑紧张可能引起皮质醇水平变化,建议通过深呼吸等方式放松,筛查前夜保证7小时以上睡眠。 筛查后应遵医嘱定期产检,保持均衡饮食并适量补充叶酸,避免接触电离辐射及有毒化学物质。1、空腹8小时:
2、避免运动:
3、孕周确认:
4、情绪管理:
Q: 如何预防唐氏综合征
A:
预防唐氏综合征可通过孕前遗传咨询、孕期筛查诊断、健康生活方式、避免高危因素等方式干预。唐氏综合征主要由遗传因素、高龄妊娠、环境致畸物暴露、染色体异常等原因引起。 计划妊娠前进行遗传咨询和携带者筛查,尤其有家族史或既往生育过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夫妇,可通过基因检测评估风险,必要时选择辅助生殖技术避免异常胚胎植入。 孕期按时完成血清学筛查、无创DNA检测及超声软指标检查,高风险孕妇需通过羊水穿刺或绒毛活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确诊后可考虑医学干预。 避免35岁以上高龄妊娠,远离辐射、化学毒物等致畸物,控制慢性疾病,孕前3个月起补充叶酸可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和染色体异常风险。 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营养,孕前将体重指数控制在正常范围,戒烟戒酒,避免病毒感染,合理用药,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有助于降低异常妊娠概率。 建议所有孕妇规范进行产前检查,高风险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预防方案,新生儿出生后及时开展发育评估和早期干预。1、孕前咨询
2、产前筛查
3、规避风险
4、健康管理
A:
唐氏综合征筛查显示高风险说明胎儿存在染色体异常的概率较高,可能与孕妇年龄偏大、既往生育过唐氏儿、遗传因素或检测假阳性等因素有关,需进一步通过无创DNA检测或羊水穿刺确诊。 35岁以上高龄孕妇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不分离风险增加。建议进行产前诊断确认,日常需加强孕期营养监测。 父母存在染色体平衡易位等异常时可能遗传给胎儿。需通过羊水穿刺核型分析明确,必要时进行遗传咨询。 血清学筛查存在假阳性可能,与孕妇体重、孕周计算误差等因素相关。建议复核孕周后重复检测或改做无创DNA。 胎盘嵌合体可能导致筛查假阳性。需通过绒毛取样或羊水穿刺直接检测胎儿染色体,同时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筛查高风险不等于确诊,孕妇应避免过度焦虑,遵医嘱完善检查,注意补充叶酸等营养素,保持规律产检。1. 孕妇年龄
2. 遗传因素
3. 检测误差
4. 胎盘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