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肾炎穿刺后发烧可能与穿刺操作刺激、术后感染、免疫反应、原有肾病加重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体温变化及伴随症状综合判断。
1. 穿刺刺激
肾穿刺属于有创操作,局部组织损伤可能引发一过性低热,通常体温不超过38℃,24-48小时内自行缓解,无须特殊处理。
2. 细菌感染
穿刺部位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泌尿系统感染,通常表现为持续高热伴寒战,需进行尿培养检查并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抗生素。
3. 免疫反应
部分患者因肾脏抗原暴露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可能出现中度发热伴腰酸,可检测C反应蛋白,必要时短期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泼尼松控制症状。
4. 肾病进展
原有肾炎活动度升高时可能出现发热,需复查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调整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或吗替麦考酚酯的使用方案。
术后应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每日监测体温,出现高热不退或血尿加重需立即返院复查血常规及肾脏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