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以肾小球损伤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常见类型有IgA肾病、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1、免疫异常
免疫复合物沉积或自身抗体攻击肾小球基底膜导致炎症,可能与链球菌感染、乙肝病毒感染有关,表现为镜下血尿和轻度蛋白尿,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或他克莫司控制免疫反应。
2、遗传因素
部分类型如Alport综合征与COL4A基因突变相关,儿童期即可出现血尿和听力异常,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目前主要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延缓进展。
3、代谢紊乱
长期糖尿病或高血压导致肾小球高滤过损伤,出现大量蛋白尿和眼睑浮肿,需控制血糖血压,常用药物包括缬沙坦、厄贝沙坦等ARB类降压药。
4、感染诱发
上呼吸道感染可能诱发IgA肾病急性发作,表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需及时抗感染治疗并监测肾功能变化,严重时可使用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
患者应限制每日盐分摄入在3克以内,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和鱼肉,定期监测血压和尿蛋白指标,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