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慢性阿米巴肠病结肠镜检查可见肠壁溃疡、黏膜水肿及阿米巴滋养体等特征性表现。慢性阿米巴肠病主要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结肠镜检查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1、肠壁溃疡
结肠镜下可见边缘隆起的烧瓶样溃疡,溃疡底部覆盖黄白色坏死物质,周围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多分布于盲肠和升结肠,呈散在或密集分布,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溃疡间黏膜可正常,与细菌性痢疾的弥漫性炎症不同。病理检查可见溃疡深达黏膜下层,周围组织中有阿米巴滋养体浸润。
2、黏膜水肿
受累肠段呈现弥漫性或节段性黏膜充血水肿,黏膜表面可见点状出血或糜烂。水肿黏膜质地脆嫩,接触易出血。慢性期可见黏膜增厚、息肉样增生或瘢痕形成。阿米巴原虫分泌的蛋白水解酶破坏肠黏膜屏障,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是水肿的主要原因。
3、阿米巴滋养体
溃疡边缘取材活检可发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虫体直径20-40微米,胞质内含吞噬的红细胞是确诊依据。滋养体多见于溃疡边缘的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慢性期患者粪便中可能查不到滋养体,但结肠镜活检阳性率较高。
4、假息肉形成
长期反复感染可导致黏膜过度修复,形成多发炎性假息肉。息肉大小不一,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质地较软。假息肉是慢性炎症刺激的结果,需与肿瘤性息肉鉴别。病理检查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和慢性炎细胞浸润,偶见阿米巴滋养体。
5、肠腔狭窄
严重慢性病例可出现肠壁纤维化导致肠腔狭窄,多见于盲肠和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狭窄段黏膜粗糙不平,可见溃疡和假息肉。狭窄近端肠管扩张,可能继发肠梗阻。需与克罗恩病、肠结核等慢性肉芽肿性疾病鉴别。
慢性阿米巴肠病患者应避免生冷食物,注意饮食卫生。治疗期间建议进食易消化、低渣饮食,如米粥、面条等。症状缓解后逐渐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可适量食用鱼肉、蛋类及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确诊后需规范使用抗阿米巴药物,定期复查结肠镜评估治疗效果。出现腹痛加重、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