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埃里希体病是由埃里希体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血小板减少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1、病原体特征
埃里希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菌,主要侵袭单核细胞或粒细胞,根据感染靶细胞不同分为不同亚型,查菲埃里希体是最常见的人类致病种。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美洲钝眼蜱和变异革蜱是主要媒介,偶见通过输血或器官移植传播,不会发生人际直接传播。
3、临床表现
潜伏期5-14天,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寒战、头痛、肌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重症患者可出现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和脑膜炎症状。
4、诊断治疗
血涂片检出桑葚体可提示诊断,血清学检测和PCR可确诊,多西环素是首选治疗药物,早期使用效果显著,重症需住院支持治疗。
预防重点在于避免蜱虫叮咬,野外活动应穿长袖衣物并使用驱虫剂,离开疫区后需仔细检查全身皮肤,发现蜱虫应及时正确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