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吗啡可用于治疗心源性哮喘,主要通过抑制呼吸中枢、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等机制缓解症状。心源性哮喘多由急性左心衰竭引起,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
1、抑制呼吸中枢
吗啡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μ受体,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减弱过度通气的呼吸窘迫感。这种作用能快速缓解患者因肺淤血导致的喘息和焦虑情绪,但需警惕呼吸抑制风险。临床常用盐酸吗啡注射液,需在心电监护下由医生精确控制给药速度。
2、扩张外周静脉
吗啡可促进组胺释放,选择性扩张外周静脉血管,减少回心血量。这种血液重新分布能有效降低肺循环压力,减轻肺泡内液体渗出。对于伴有高血压的急性左心衰患者,该作用尤为显著。使用中需监测血压变化,避免直立性低血压。
3、减轻心脏前负荷
通过减少静脉回流,吗啡直接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改善心肌过度牵张状态。这种机制能迅速缓解肺淤血,提高心脏工作效率。但低血容量患者慎用,可能加重器官灌注不足。常与呋塞米等利尿剂联合使用增强疗效。
4、镇静镇痛作用
吗啡的强效镇静特性可阻断焦虑-呼吸困难恶性循环,降低机体耗氧量。其镇痛效果还能缓解心肌缺血引发的胸痛,适用于合并冠心病的心源性哮喘。需注意区分支气管哮喘禁忌症,防止误用导致呼吸衰竭。
5、神经内分泌调节
吗啡能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降低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同时通过迷走神经兴奋减慢心率,延长心室充盈时间。这种双重调节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诱发的急性心衰具有独特价值。
使用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需严格掌握适应证,禁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给药后应持续监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血压变化,备好纳洛酮等拮抗剂。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半坐卧位,限制钠盐摄入,配合氧疗与利尿治疗。出现意识改变或呼吸频率低于8次/分时需立即呼叫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