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儿童骨髓炎可能由外伤感染、血源性感染、邻近组织感染扩散、免疫缺陷等因素引起,早期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进展期可能出现高热、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导致骨骼畸形。
1、外伤感染:
皮肤破损后细菌直接侵入骨骼,常见于开放性骨折或穿刺伤。建议家长及时用碘伏消毒伤口,医生可能使用头孢曲松、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2、血源性感染:
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灶的细菌经血液传播至骨骼,多继发于肺炎、中耳炎等。家长需监测孩子体温变化,治疗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苯唑西林、利奈唑胺、替考拉宁。
3、邻近感染扩散:
软组织脓肿或关节炎未及时控制,可能蔓延至骨髓。表现为感染部位周围大面积红肿,需手术清创联合使用氟氯西林、阿米卡星、美罗培南等药物。
4、免疫缺陷:
先天性免疫疾病或化疗后免疫力低下易发生特殊病原体感染。需完善免疫球蛋白检测,采用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等抗真菌治疗。
患儿应保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泥、蒸蛋,急性期严格制动,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影像学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