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骨组织的慢性化脓性感染,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常见于开放性骨折、血源性感染或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彻底。
1、病因:
细菌感染是主要原因,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途径包括血源性传播、邻近组织感染扩散或外伤直接侵入。
2、症状:
典型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反复流脓、窦道形成,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病程迁延不愈,可导致病理性骨折和肢体畸形。
3、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X线可见骨质破坏和增生,CT和MRI能更清晰显示病灶范围,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
4、治疗:
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清创和辅助治疗。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手术需彻底清除死骨和感染组织,必要时行植骨或皮瓣修复。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应注意营养支持,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