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以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副主任医师
指甲出现空洞需根据原因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调整饮食补充营养、正确护理指甲及必要时就医治疗。常见原因有营养缺乏、外伤或感染,针对不同原因可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
1、营养缺乏
指甲空洞可能与缺乏蛋白质、维生素或微量元素如铁、锌有关。指甲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贫血会影响角蛋白生成,导致指甲变薄出现空洞。
饮食建议: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鸡蛋、低脂乳制品;补充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菠菜;适量摄取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帮助铁吸收。
若缺乏营养较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锌片或复合维生素进行补充。
2、外伤和不良习惯
经常性的外力撞击、挤压指甲或频繁美甲可能损伤指甲基质,导致裂痕或分离。如果指甲受到重创,其下方可能形成空洞。
护理建议:避免强力挤压指甲,减少涂指甲油和使用美甲制品;修剪指甲时尽量保持平直,预防指甲变形。
若空洞明显伴疼痛感时,应停止进一步刺激,并保持指甲干燥和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3、真菌感染
甲真菌病是指甲空洞的另一常见原因,感染后指甲可能变厚、变色甚至脱离甲床,看上去像“空了”。
药物治疗:局部涂抹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软膏,部分情况需要服用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
指甲护理:保持指甲干燥,避免用湿手处理杂物。同时,不要与他人共用指甲剪、防止交叉感染。
4、其他病理因素
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银屑病、糖尿病等可能影响指甲健康,出现指甲空洞这样的表现。这时,空洞不仅限于一根指甲,多数指甲可能会同时受累。
治疗重点:针对基础疾病进行控制,比如糖尿病需控制血糖水平,甲状腺功能紊乱需调节激素水平。
指甲观察:定期观察指甲变化,记录异常情况,向医生反馈病情。
指甲空洞大部分情况下通过调整饮食、改正习惯、局部治疗可以改善。如果问题持续或伴有疼痛、变色等明显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全身性疾病或感染风险,为指甲健康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