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修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
肝脓肿是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肝脏局部化脓性病变,严重程度取决于脓肿大小、位置及患者基础健康状况。及时就医和规范治疗是关键。
1、肝脓肿的病因
肝脓肿的病因主要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感染性肝脓肿多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菌、阿米巴原虫等。非感染性肝脓肿可能与胆道疾病、外伤或免疫系统异常有关。细菌性肝脓肿通常继发于胆道感染或腹腔感染,阿米巴性肝脓肿则与阿米巴痢疾相关。
2、肝脓肿的症状
肝脓肿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肝肿大或体重下降。阿米巴性肝脓肿患者常伴有腹泻或血便。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脓肿大小和感染类型密切相关。
3、肝脓肿的诊断
肝脓肿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可显示肝脏内液性暗区。CT或MRI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脓肿位置和范围。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等炎症指标异常。必要时可进行脓肿穿刺抽吸以明确病原体。
4、肝脓肿的治疗
肝脓肿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常用药物有头孢类、喹诺酮类、甲硝唑等。阿米巴性肝脓肿需使用甲硝唑或替硝唑。手术治疗适用于脓肿较大或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包括经皮穿刺引流、腹腔镜引流或开腹手术。营养支持治疗也很重要,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5、肝脓肿的预防
预防肝脓肿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及时治疗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等原发疾病。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有肝病史者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并治疗肝脏病变。
肝脓肿是一种严重的肝脏感染性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注意休息和营养,定期复查。对于高危人群,加强预防意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