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得了艾滋病后,未经治疗的平均存活期约为8-10年,但如果早期诊断并坚持抗病毒治疗ART,患者的预期寿命可接近正常人。关键在于尽早发现、规范治疗和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延长生命。
1、病情发展阶段影响存活时间
艾滋病分为三期:急性期、潜伏期和艾滋病期即免疫衰竭期。在未治疗情况下,急性期患者免疫系统会迅速反应,症状如发热、咽痛、疲劳等逐渐减轻,随之进入潜伏期,此阶段持续时间长短因人而异,通常为几年到十几年不等。当病情进展到艾滋病期即最终阶段,免疫力严重受损,患者容易受到机会性感染甚至肿瘤的威胁,死亡率会显著升高。及时治疗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并明显延长存活时间。
2、抗病毒治疗ART显著延长寿命
抗病毒治疗ART是目前公认的延长艾滋病患者存活时间的最有效手段。ART可抑制病毒复制,保护免疫系统功能,从而降低机会性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如果坚持规范治疗,按时服药,大多数患者可以实现长期病毒抑制,寿命接近普通人群。常用ART方案包括三种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联合用药,例如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第三种适合个人情况的药物组合。
3、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在接受药物治疗之外,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同样至关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并避免治疗中的副作用。饮食上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和水果,避免高脂、高糖食品;运动上可以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同时避免过度疲劳。
4、并发症防控与定期复查
艾滋病患者易受到机会性感染的威胁,如肺炎、结核、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定期体检和检测病毒载量、CD4细胞水平,是提前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听从医生建议进行疫苗接种如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坚持科学规范的治疗、健康管理、以及积极的心态,可以显著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早诊早治是关键,建议有高危暴露史的人群尽早进行HIV筛查,并在确诊后立即接受专业治疗和咨询。艾滋病虽然尚无法治愈,但现代医学手段已足以将其视为一种可以长期控制的慢性病,坚持治疗才能带来长期健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