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艾滋病科

得了艾滋病存活期是多久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得了艾滋病存活期是多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国喜
张国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得了艾滋病后,未经治疗的平均存活期约为8-10年,但如果早期诊断并坚持抗病毒治疗ART,患者的预期寿命可接近正常人。关键在于尽早发现、规范治疗和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延长生命。
1、病情发展阶段影响存活时间
艾滋病分为三期:急性期、潜伏期和艾滋病期即免疫衰竭期。在未治疗情况下,急性期患者免疫系统会迅速反应,症状如发热、咽痛、疲劳等逐渐减轻,随之进入潜伏期,此阶段持续时间长短因人而异,通常为几年到十几年不等。当病情进展到艾滋病期即最终阶段,免疫力严重受损,患者容易受到机会性感染甚至肿瘤的威胁,死亡率会显著升高。及时治疗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并明显延长存活时间。
2、抗病毒治疗ART显著延长寿命
抗病毒治疗ART是目前公认的延长艾滋病患者存活时间的最有效手段。ART可抑制病毒复制,保护免疫系统功能,从而降低机会性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如果坚持规范治疗,按时服药,大多数患者可以实现长期病毒抑制,寿命接近普通人群。常用ART方案包括三种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联合用药,例如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第三种适合个人情况的药物组合。
3、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在接受药物治疗之外,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同样至关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并避免治疗中的副作用。饮食上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和水果,避免高脂、高糖食品;运动上可以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同时避免过度疲劳。
4、并发症防控与定期复查
艾滋病患者易受到机会性感染的威胁,如肺炎、结核、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定期体检和检测病毒载量、CD4细胞水平,是提前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听从医生建议进行疫苗接种如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坚持科学规范的治疗、健康管理、以及积极的心态,可以显著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早诊早治是关键,建议有高危暴露史的人群尽早进行HIV筛查,并在确诊后立即接受专业治疗和咨询。艾滋病虽然尚无法治愈,但现代医学手段已足以将其视为一种可以长期控制的慢性病,坚持治疗才能带来长期健康的希望。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艾滋病为什么通过性传播

艾滋病通过性传播是因为感染者体液中的艾滋病病毒HIV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播给健康个体,导致病毒进入血液进而感染。性传播是该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具体原因涉及病毒的生理特性、人体免疫系统的脆弱性以及性行为中体液接触的高风险性。预防措施包括正确使用安全套、定期检测以及避免高危性行为。 1、病毒特性及传播途径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该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及乳汁中。性行为容易导致体液直接接触,例如精液或阴道分泌物接触对方的生殖器黏膜,这些部位的黏膜薄弱容易破损,给病毒的入侵提供了直接通道。同时,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力较弱,需要通过直接体液交换才能传播。 2、人体生殖系统的脆弱性 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由于生理结构特点,容易受到HIV病毒侵袭。例如,女性的阴道黏膜面积较大且易受损,性行为中可能会产生小的创口,为病毒进入提供条件;男性如果存在包皮过长或生殖器溃疡等问题,感染风险也会增加。肛交行为因直肠壁更脆弱,风险比其他形式的性行为更高。 3、高危性行为和传播风险 多个性伴侣、不安全性行为如不使用安全套显著增加HIV传播可能性。根据研究,若一方为感染者,每次无保护的性行为都有一定几率感染HIV。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等,会引起生殖器溃疡或炎症,使感染HIV的风险进一步加剧。 如何预防艾滋病通过性传播? 正确使用安全套 无论是阴道性交还是肛交,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是最直接有效的预防工具,可以显著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定期检测和知晓伴侣健康状况 如果有新的性伴侣或者长期伴侣之间有感染风险,双方应定期进行HIV检测。一旦确诊感染,应规范接受抗病毒治疗ART,以降低病毒传播可能性。 避免高危性行为 减少性伴侣数量、避免酗酒或毒品等行为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尤其是在不确定对方健康状态时,更要避免不安全性行为。 艾滋病性传播是可以有效预防的,只需要做好自我保护,从源头切断传播途径是关键。健康性观念、正确使用安全套以及定期体检可帮助极大降低感染风险,同时消除对疾病歧视,加强科学认知也是社会共同责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