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慢性尿路感染的症状

| 1人回答 | 2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尿路感染的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魏以桢
魏以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副主任医师
慢性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反复尿道刺激症状,如尿道烧灼感、尿道瘙痒、小便不畅、颜色异常、倦怠、尿频、尿痛及分泌物异常,严重时可出现肉眼血尿。其通常源于急性尿道炎未及时正规治疗,症状持续超过三个月。治疗需要抗炎,可能包括长期抗生素或替代药物。慢性感染可能引发并发症,如膀胱挛缩、肾脏损害,因此患者需定期就医,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以防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慢性肾衰竭的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哪些?

慢性肾衰竭的最常见并发症包括高血压、贫血、骨质疏松以及心血管疾病等,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加强早期干预和持续管理。 1、高血压 肾功能下降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加之肾脏无法正常调节血压,患者很容易出现高血压。高血压反过来会进一步损害肾脏、心脏和血管。建议患者采取综合管理,如低盐饮食、适当运动、戒烟控酒等。药物治疗可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这些药物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2、贫血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贫血主要与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以及铁、维生素B12等营养吸收不足有关。症状包括疲劳、头晕、面色苍白。治疗上可以注射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同时补充铁剂、叶酸或维生素B12。另外,要注意通过饮食摄入富含铁质的食物,例如瘦肉、动物内脏或深绿色蔬菜。 3、骨质疏松和矿物质代谢紊乱 肾衰竭会影响钙、磷以及维生素D的代谢,从而引发骨病如骨软化、骨质疏松。建议患者限制含磷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奶酪,适量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磷结合剂来控制血磷水平。适当户外活动可以帮助增强骨骼健康。 4、心血管疾病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这是由于高血压、贫血、动脉粥样硬化、钙磷代谢紊乱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需要综合管理,控制血压、优化血脂水平,服用他汀类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能有助于降低风险。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其并发症管理需要多学科协作。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肾功能、血压、血红蛋白、钙磷代谢等指标,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