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成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乳腺结节是乳腺组织中出现的局部异常团块,常由激素水平波动、炎症、增生或肿瘤引起,通常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穿刺活检明确性质。针对不同类型结节,可采取观察随访、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1激素波动与乳腺结构变化
乳腺对内分泌激素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非常敏感。月经周期、孕期、哺乳期或停经等生理状态都可能导致乳腺组织发生周期性变化,形成良性结节,如纤维囊性病变。这类结节多为增生性或退变性改变,表现为乳房胀痛或周期性疼痛。轻微症状者可通过调整生活规律、减少咖啡因摄入来缓解。如果结节明显,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
2炎症与感染因素
乳腺炎或乳腺脓肿可能引发结节。哺乳期妇女最常见急性乳腺炎,多表现为局部红肿、触痛和体温升高。此类炎症结节通常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等。应按需进行物理排乳,避免乳汁潴留。如果出现脓肿,可能需要穿刺引流。
3增生性病变或纤维腺瘤
乳腺结节中较常见的是纤维腺瘤,属于一种良性增生性疾病,尤其容易出现在年轻女性中,特征为硬结、光滑、活动性强。小于2厘米且无症状的纤维腺瘤通常可密切随访,但如果快速增大或伴随疼痛,可通过微创切除术、钙化消融技术等进行处理。
4恶性肿瘤可能性
部分乳腺结节如乳腺癌具有恶性风险。此类结节常表现为质地硬、边界不清、固定或伴有腋下淋巴结肿大。确诊主要依赖超声、钼靶检查以及穿刺活检。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如乳房切除术、保乳手术、化疗以及内分泌治疗,根据病灶大小和术前评估选择合适方案。
5自我检查与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乳腺结节的性质多样,摸到肿块的女性应保持警惕,但不用恐慌。建议每月一次乳腺自检,尤其是在月经结束后一周。40岁以上的女性也应每年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潜在病变。
乳腺结节种类多样,需结合病史、体检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结合医生建议制定个性化处理方案,维护乳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