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泉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慢性肾炎的轻重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评估综合判断。主要通过尿液检查、肾功能分析、影像学评估及病理检查明确疾病程度,定期随访动态监测可帮助病情管理。
1、尿液检查评估肾损伤
尿液检查是慢性肾炎的基础诊断方法,可通过尿蛋白含量、尿红细胞数量、尿比重等指标评估肾脏损伤程度。轻度肾炎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尿蛋白轻度升高定性为“±”或“1+”,或红细胞轻微增多分布均匀,尿液透明度无明显异常。而更严重的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定量可能超过1克/天,同时伴严重血尿红细胞明显增多,甚至出现管型尿等异常。如果发现尿液持续异常,应及时就医做进一步检查。
2、肾功能检测判断肾功能损伤
血液检测是判断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和内生肌酐清除率。轻度慢性肾炎患者,此类指标可能无明显改变,或处于正常高值。而当肾功能受损较严重时,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肌酐清除率下降,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紊乱甚至急性加重。了解肾功能状态对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需要定期复查。
3、影像学与组织病理评估炎症广度
早期或轻度肾炎通过超声可能看不出显著改变,部分患者可有双肾轻度体积缩小或回声增强。而重度慢性肾炎的影像特点可能包括肾小球硬化、肾实质萎缩等。必要时采取肾穿刺活检用于明确病理类型和炎症范围,进一步指导治疗。
点:慢性肾炎的疾病轻重需通过尿液检查、血液指标、影像学评估和病理诊断综合判断。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肾功能,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进展至不可逆阶段,提高生活质量并延缓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