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肾盂肾炎和肾小球肾炎的区别

|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肾盂肾炎和肾小球肾炎的区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明利
张明利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主任医师
肾盂肾炎和肾小球肾炎是两种不同的肾脏疾病,前者主要由尿路感染引起,表现为急性症状,后者多为免疫反应相关疾病,症状相对隐匿。及时区分两者有助于选择适合的诊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对性护理和必要的手术干预等。
1、原因与病理机制的区别
肾盂肾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通过尿路逆行到达肾盂,从而引发炎症,属于感染性疾病。常因泌尿系统梗阻或免疫力下降而诱发。而肾小球肾炎则是一种非感染性疾病,主要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如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损伤,属于免疫相关病理机制。
2、症状表现的区别
肾盂肾炎通常伴有急性症状,如发热、寒战、腰痛以及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有时尿液可见脓尿或血尿。而肾小球肾炎的表现多为慢性症状,如泡沫尿蛋白尿、血尿、浮肿、高血压,在急性发作时会出现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减退。
3、检查与诊断的区别
体检方面,肾盂肾炎多表现为肋脊角叩击痛,尿常规检查显示大量白细胞,有时带有菌尿。肾小球肾炎则表现为尿液中蛋白质和红细胞增加,而无显著感染迹象。进一步的诊断如超声、X线或肾活检,能更为明确两者的病理差异。
4、治疗方法的区别
对于肾盂肾炎,首选广谱抗菌药物如头孢类或喹诺酮类,严重感染时可静脉注射抗生素。必要时通过导尿排除梗阻。
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则以控制免疫反应和减少肾小球损伤为主,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以及降压药如ACEI或ARB类药物控制高血压。
除药物外,均需调整生活方式,肾盂肾炎患者应多饮水促进尿液生成,避免细菌入侵;而肾小球肾炎患者需限制盐分摄入,以减轻水肿和血压升高。
5、预后差异
肾盂肾炎通常预后较好,经过及时抗感染治疗,大部分患者可恢复正常。而肾小球肾炎视病情严重程度,部分可完全好转,严重者可能逐渐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鉴别肾盂肾炎和肾小球肾炎对于治疗选择和疾病管理至关重要。如出现类似症状,需尽早就医,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诊断。定期体检及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可有效预防这些肾脏疾病的发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惊厥与牛奶有关吗

小儿惊厥并非直接由牛奶引起,但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或喂养方式不当可能间接影响,需明确病因后调整喂养方式或治疗。小儿惊厥还可能涉及其他遗传、环境或疾病因素,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牛奶与小儿惊厥的关系 虽然牛奶本身不会直接导致惊厥,但部分儿童可能对牛奶蛋白过敏。牛奶蛋白过敏可能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进而出现缺氧性惊厥,尤其是对于早产儿或免疫系统较弱的婴幼儿。乳糖不耐受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泻、脱水,严重者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间接诱发惊厥。建议家长在给孩子喂奶前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或消化不良的表现,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水解奶粉或无乳糖配方奶。 2、其他可能诱发惊厥的因素 除了饮食,遗传因素也是诱发小儿惊厥的重要原因,例如家族中是否有癫痫史。环境因素同样不可忽视,高热例如发烧时的热性惊厥在幼儿中非常常见。生理问题如低血糖、低钙血症等代谢异常,以及脑部感染如脑炎、脑膜炎、脑损伤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小儿惊厥。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身体状态,若惊厥反复发作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需尽快带孩子至医院检查脑部影像、电解质水平和血糖指标。 3、牛奶喂养的建议及其他饮食注意事项 对于对牛奶蛋白过敏或乳糖不耐受的孩子,可改用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便,且适量添加益生菌有助于改善肠胃功能。饮食上,要避免单一饮食结构,确保孩子的营养均衡,适量补充钙、镁等矿物质。同样重要的是,避免过量饮食以免造成胃胀气、呕吐,从而影响孩子正常发育。 小儿惊厥的原因复杂多样,如怀疑与牛奶有关或无法明确病因,应尽早请医生评估。除了调整喂养方式外,切勿忽视生理、代谢或疾病因素,早诊断、早干预是预防严重后果的关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