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玮琰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判断病人是否需要心肺复苏的核心标准是观察病人是否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呼吸异常、没有可触摸到的脉搏或心跳骤停。一旦确认情况,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迅速拨打急救电话求助。
1、判断意识是否丧失
当怀疑病人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时,可通过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呼喊的方式判断病人是否失去意识。如果病人没有任何回应,需要立即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2、观察呼吸情况
检查病人的胸部是否有起伏,或者靠近患者鼻口,感受是否有呼吸气流。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呼吸明显异常例如喘息样呼吸、间断性喘息,需高度怀疑心跳骤停,开始心肺复苏。
3、检测脉搏或心跳
非专业人士可轻触病人的颈动脉位于喉结和颈部侧边之间的凹槽,判断是否能够感受到脉搏跳动。如果怀疑无脉搏跳动,需尽快开始心肺复苏,避免耽误抢救时间。
4、时间不可浪费,行动要果断
对于非专业人士,如果对“呼吸异常”和“无脉搏”判断困难,只需发现患者无意识、不正常反应时,跨入心肺复苏的第一步是最安全的选择。
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
发现患者需心肺复苏时,第一时间拨叫120急救,让专业机构接管;此时需遵循“CAB”流程:
检查循环Circulation,即进行胸外按压:双手交叉快速按压胸骨下半部分,深度为至少5厘米,按压速率100-120次/分钟。
保持呼吸气道Airway畅通:将患者头部后仰,抬下颌打开气道。
进行人工呼吸Breathing:在保证气道畅通后,捏住病人鼻子,对其口部进行人工呼吸,但需确保每次呼吸充气后胸廓能明显上升。
明确判断病人是否需要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前提。一旦确认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无脉搏,应毫不犹豫地执行急救措施,并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学会并规范进行心肺复苏,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