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袁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老是困倦乏力没精神可能与睡眠不足、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或心理压力有关。改善方法包括调整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和就医检查。
1. 睡眠不足是导致困倦乏力的常见原因。成年人每天需要7-9小时的优质睡眠。建议固定作息时间,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对于长期失眠者,可尝试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助眠药物。
2. 营养不良也会引发疲劳感。铁、维生素B12、维生素D等营养素缺乏都可能导致能量代谢异常。建议多食用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深色蔬菜等。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健康脂肪,避免过度节食。
3. 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贫血等都可能引起持续性疲劳。如果困倦乏力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液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排除潜在疾病。
4. 心理压力过大也会导致精神不振。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影响睡眠质量和身体机能。建议通过运动、冥想、社交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5. 缺乏运动是另一个常见原因。适度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能量水平。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结合力量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6. 脱水也可能导致疲劳感。确保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成年人建议每天饮水1.5-2升,运动或炎热天气时适当增加。可以通过观察尿液颜色来判断是否缺水,淡黄色为正常。
7. 某些药物如抗组胺药、降压药等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如果怀疑药物导致疲劳,应及时咨询医生,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老是困倦乏力没精神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需要从生活方式、营养摄入、疾病筛查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改善。如果症状持续或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排除潜在疾病并制定个性化的改善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积极心态,有助于提高整体能量水平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