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敏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检查是否患有白血病需要通过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多种医学手段综合判断,如有明显症状需尽快就医确诊以便及时治疗。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是初步筛查白血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数量与形态,医生能够发现异常,如白细胞显著增多或减少、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下降等。若血常规结果异常,需进一步检查确诊。
2、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穿刺是诊断白血病的核心检查方法。通过采集患者骨髓样本,医生可以明确判断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异常情况,并确定白血病亚型。虽然骨髓穿刺对患者有轻微疼痛感,但这一检查对确诊和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3、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
白血病患者常伴随染色体和基因变异。通过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可分析白血病细胞的染色体变化如染色体易位以及特定基因突变。这种检查不仅能帮助确诊,还能预测疾病进展和选择靶向药物。
4、其他辅助检查
包括淋巴结B超、胸部X光、血液流式细胞分析等,以评估有无全身性扩散及器官受累情况,这也在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确诊白血病后需尽快制定治疗方案,如化疗、靶向治疗或骨髓移植。同时,具备白血病早期症状如持续疲倦、皮肤瘀点、反复感染的人群应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健康生活方式与定期体检是预防与早期发现疾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