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癌症有时可以通过特定的血液检测发现,但并非所有癌症都能直接通过验血诊断,检测的效果因癌症类型、病情阶段以及检测方法而异。常见检测包括肿瘤标志物、血液常规检查和液体活检,不同方法各有其适用范围。
1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或机体对肿瘤反应而产生的物质,部分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可以通过血液检测发现升高。然而,这些指标并不特异,部分非肿瘤性疾病如慢性炎症、肝病等也可能导致数值异常,因此肿瘤标志物更适合作为辅助诊断或病情监测。
2血液常规检查:
此项检查常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初步筛查,例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异常的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或白细胞分类提示可能有恶性血液病,需进一步诊断。
3液体活检技术:
液体活检是一种新兴技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癌细胞游离DNActDNA来识别肿瘤特异性突变。它对早期肿瘤筛查、复发监测有一定作用,例如肺癌、结直肠癌等,但这项技术成本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尚在不断完善中。
尽管血液检测在癌症的早期发现和监测中具有一定价值,但由于其不够全面和准确,确诊癌症往往需要影像学检查如CT、MRI或组织活检等方法的辅助。
癌症的检测需要根据风险因素、家族史及症状决定检查手段。若对自身健康状况存在疑虑,应及时咨询选择全面且个性化的筛查方案,切勿单凭血液检测确定诊断。健康管理需要科学的指导与规范的医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