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起搏器一般能用多久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起搏器一般能用多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起搏器的寿命通常在5到15年之间,这与具体型号、电池容量、使用频率和功能设置等因素密切相关。定期随访检查是保障使用寿命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1、寿命影响因素
心脏起搏器的寿命主要取决于其电池耐用性。常规单腔起搏器寿命通常较长,而双腔或三腔起搏器因功能复杂、耗电量大,寿命可能会相对缩短。功能设置也会影响使用时间,例如工作频率较高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电量支持;特殊模式如生理性起搏模式和远程监测功能,均可能缩短电池寿命。
2、延长起搏器寿命的方法
定期随访: 每3到6个月到专科医院随访,监测起搏器的运行状况,调整参数设置,避免功能耗能过高。
合理功能设置: 医生会根据实际需求优化电流输出和感知感应功能,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预防感染: 起搏器植入后可能面临感染风险,一旦发生炎症可能需要更换设备,因此保持卫生、避免伤口感染对于起搏器寿命间接起到保护作用。
3、起搏器电池耗尽的处理
起搏器电池一般不会突然耗尽,而是逐渐耗能,体检时医生能够通过编程仪观察电池状态。当发现电池即将耗尽时,需要进行更换手术,手术风险较低,通常仅需局部麻醉,更换操作相对简单,仅更换电池部分,避免更换整套系统。
心脏起搏器作为一种生命支持装置,使用时间因个人体质和设备状态而异。牢记按时随访检查,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并及早与医生沟通起搏器的状态,以保障起搏器的最佳寿命和稳定运行。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鉴别要点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主要鉴别要点在于症状持续时间、缓解方式及严重程度,前者通常持续时间短、休息或服药后可缓解,后者多为持续剧烈疼痛,需紧急治疗。具体从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及临床处理方面展开分析。 1、发病机制 心绞痛主要由于冠状动脉血流不足,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多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通常在劳累、情绪激动或寒冷刺激等诱因下发生,休息后缓解。心肌梗死则是冠状动脉完全堵塞导致心肌坏死,多为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所致,其发病常伴有明显器质性损伤。 2、症状表现 心绞痛的疼痛多位于胸骨后,表现为压榨样或烧灼感疼痛,常向左肩、左臂或下颌放射,但持续时间一般少于1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心肌梗死疼痛更严重,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休息及硝酸甘油多数无效,且可能伴随出汗、恶心、呕吐甚至昏厥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心源性休克或猝死。 3、辅助检查及诊断 临床上,心肌酶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MB的升高是心肌梗死的重要标志,而心绞痛时这些指标通常正常。心电图在心绞痛时可能无明显改变或表现为一过性缺血性改变,而心肌梗死则多体现为ST段抬高或T波深倒。必要时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 4、治疗方案 针对心绞痛,可采用短效硝酸酯类药物快速缓解症状,同时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或他汀类药物改善心肌供血。心肌梗死需急症处理,常规起始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溶栓药物如尿激酶或血管扩张药物如硝普钠,重症患者可能需要紧急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虽有一定相似性,但发病机制及后果差异显著。怀疑心肌梗死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急诊抢救,避免延误治疗带来不可逆后果。日常生活中,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应坚持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和规律运动,并按需定期体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