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危象的处理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高血压危象的处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玲
张玲 河南省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高血压危象需要立即就医并严密监测血压,患者应尽快到急诊进行专业评估,并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降压治疗、合并症处理和预后管理。适当使用降压药物、保持冷静和避免进一步刺激可辅助改善症状。
1、高血压危象的原因:
高血压危象是指血压急剧升高,通常收缩压大于18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120mmHg,并伴有或不伴有急性器官损害。
遗传因素:家族中高血压病史的存在可能增大高血压危象的风险。
环境因素:长期高盐、高脂饮食、不良的生活习惯、过度饮酒、吸烟等均可能引发血管功能调节紊乱,导致血压剧烈波动。
生理因素: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更易因身体应激反应如强烈的情绪波动、重体力劳动出现危象。慢性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也是诱发的内部因素。
药物或其他触发因素:突然停用降压药物、不当使用兴奋剂或毒品等会导致血压急速上升,甚至引起并发症。
2、高血压危象的处理方法:
紧急药物治疗:根据危象的类型急症或亚急症,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①急症:需要静脉用药,临床常用尼卡地平或拉贝洛尔,可在较短时间内控制血压。②亚急症:使用口服药物,如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等逐步控制血压。③合并严重脑病或心肺问题者建议使用高选择性的药物如依诺地平。
减少诱因刺激:让患者平躺休息,保持安静,以减少身体和心理的负荷,避免进一步恶化血管压力。亲友尽量安抚患者情绪,不要过度施压或指责。
后续病因治疗:根据急诊后的检查结果,明确是否存在合并症如脑梗、心力衰竭或急性肾损伤等并采取针对性治疗。长期管理上,建议与主治医生制定个性化降压方案,并定期监测血压。
3、如何预防高血压危象的发生:
生活干预:①饮食控制:减少盐分和脂肪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杂粮比例。②规律运动:坚持每周不少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改善心血管功能。
药物规律使用:不可随意停药或调整降压药剂量,需听从医嘱用药。
做好监测与管理:购买居家血压计,定期记录血压变化,如发现异常波动及时就医。高危人群需特别警惕情绪波动、环境压力等外界刺激。
高血压危象属于危急重症,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关键是做到及时救治、科学降压和长期预防。如果您属于高血压患者或家族中有类似病史,建议定期体检和专业医生随访管理,将风险最小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窦性心动过缓治疗

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取决于引发症状的根本原因和严重程度,可能需要药物、起搏器或生活方式调整等干预。详细评估症状及相关因素尤为重要。 1、药物治疗:对于某些药物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可通过调整或更换药物来缓解症状。常见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如果药物是引起心动过缓的原因,医生可能会建议减少剂量或更换药物。 2、起搏器:在某些严重的情况下,特别是当窦性心动过缓导致晕厥或心脏供血不足时,植入心脏起搏器可能是必需的。起搏器能够监测心率并在心率过低时发出电刺激,帮助心脏维持正常的节律。 3、生活方式调整: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适当的生活方式调整可能会带来改善。保持规律的体力活动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饮食方面,摄取足够的钙和镁,避免大量摄入酒精和富含咖啡因的食物。控制压力、保持良好的睡眠也是重要的管理手段。 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定期随访并监测心率变化是保证患者健康的关键。对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不仅限于对症处理,还需关注其背后的潜在病因,寻找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才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建议患者在感到明显不适时尽早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对于轻微症状的患者,改变生活方式是有效且经济的策略,同时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