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的并发症包括感染扩散、肛门功能障碍、慢性炎症以及瘘管恶变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需要及时就医评估和治疗。
1、感染扩散
肛瘘是由于肛周脓肿破溃或未及时治疗引发的,瘘管常与外界相通,细菌容易反复感染。感染可能扩散至周围组织,导致臀部、会阴部形成多个瘘道,甚至引发败血症。针对感染,可考虑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如头孢菌素类或喹诺酮类药物。严重感染需要手术清除脓腔,并配合局部换药。
2、肛门功能障碍
肛瘘反复感染和炎症可能影响肛门括约肌功能,导致排便控制困难,如大小便失禁、肛门狭窄等情况。一旦出现这种症状,在专业医生评估后,可选择手术修复损伤的括约肌,术后进行肛门功能康复锻炼。
3、慢性炎症
瘘管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理会导致肛周持续炎症,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形成新的脓肿。此时除日常清洁外,应尽快就医,根据瘘管类型实施针对性手术,如挂线疗法、瘘管切除术或肛周皮瓣修复术。
4、瘘管恶变
长期慢性瘘管刺激可能增加肛门皮肤癌变的风险,表现为瘘管流出物性状改变或溃疡面不愈合等。癌变风险虽低,但必须引起重视,出现症状需尽早进行活检评估。如果确诊癌变,治疗需结合手术切除与肿瘤综合治疗。
肛瘘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一旦确诊,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积极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日常生活中,注意肛周卫生、避免久坐、均衡饮食,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