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壁厚的危害

发布时间:2019-12-2461656次播放

视频内容:

胆囊壁增厚一方面会影响胆囊的功能,出现胆囊收缩障碍,表现为进食油腻食物之后腹胀,腹痛或者是脂肪类食物消化不良导致的腹泻。另一方面,要警惕胆囊壁增厚是否有潜在发生癌变的风险,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来确定病因。

如果只是由于结石引起的慢性炎症,症状不明显,可以通过饮食和药物控制来改善胆囊的功能。对于胆囊腺肌症,除非是存在潜在癌变风险,或者快速增大影响胆囊功能,通常也是采取定期检查,不需要药物治疗。对于弥漫性的胆囊增厚,或者是不能够排除胆囊癌变的风险时,建议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32
胆囊结石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胆囊结石的治疗因人而异、因"石"而异。如果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可以暂时不处理,只需密切随访,定期复查。如果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相关并发症、癌变高危因素时,要及时实施胆囊切除术。
慢性胆囊炎能自愈吗
慢性胆囊炎是不能自愈的,只能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饮食生活方式等改善和治疗。一般慢性胆囊炎以药物治疗为主,仅有症状较为严重等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可长期服用一些消炎利胆类中成药,例如胆宁片,可疏肝利胆,清热泻下,有助于消除炎症。如果是胆固醇结石引起的胆囊炎,还可以服用一些溶石的药物,例如熊去氧胆酸等。饮食方面要严格控制脂肪含量摄入,同时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可以适当增加水的摄入量,大约每天摄入1500mL,同时要忌烟酒、忌辛辣刺激饮食、忌油炸食品,少吃海鲜类食物等等。
语音时长 00:58

2021-10-26

14631次收听

慢性胆囊炎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慢性胆囊炎好发人群是过于肥胖、女性、年纪见长及多次生育者身上,不同年龄段人病发时病情较不同,应及时治疗。
慢性胆囊炎怎么治疗
对于慢性胆囊炎治疗,如果没有临床症状的出现,慢性胆囊炎是不需要治疗,如果有明显临床症状发作,患者可以服用利胆的药物来控制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症状,同时要定期复查,做腹部B超来监测慢性胆囊炎的进展情况。慢性胆囊炎治疗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慢性胆囊炎是一个非常常见疾病。关于慢性胆囊炎治疗,首先要了解慢性胆囊炎是如何形成的,慢性胆囊炎的形成通常有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最常见就是合并有胆囊疾病,比如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合并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的原因比较简单,是因为胆囊内的病变导致胆囊功能的失常,长此以往形成慢性胆囊炎。第二,就是在没有结石、没有息肉情况下形成慢性胆囊炎,多数情况下,患者可能会有长期饮酒的习惯,酒精会影响肝脏,同时影响胆囊,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慢性胆囊炎。第三,就是没有任何原因的慢性胆囊炎,这类慢性胆囊炎更值得注意,要监测胆囊的变化情况,如果胆囊壁越来越厚,或者出现了不均匀的胆囊壁的增厚情况,这种慢性胆囊炎就可能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比如形成胆囊癌。
语音时长 02:18

2020-02-27

63518次收听

什么是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胆囊炎的形成跟很多因素有关系。第一,慢性胆囊炎跟胆囊本身的病变相关,比如有胆囊结石或者是胆囊息肉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容易形成慢性胆囊炎,同时慢性胆囊炎会导致胆囊收缩和舒张功能的障碍,反过来也会促使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慢性胆囊炎的成因,患者在没有结石,也没有息肉的情况下仍然有慢性胆囊炎,那么这种慢性胆囊炎往往与患者的自身情况和饮食情况相关,比如肝硬化患者,往往会合并有慢性胆囊炎,因为肝脏的硬化会影响胆囊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以及胆囊的分泌功能,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慢性胆囊炎。第三,还有长期饮酒的病人,长期饮酒会影响胆囊的功能,时间长了也会形成慢性胆囊炎。另外一类我们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任何明确原因而形成的慢性胆囊炎,这一类慢性胆囊炎的成因不明确,病因不清楚,但是会出现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症状,而且通过B超检查、CT检查也可以看出慢性胆囊炎的典型表现,对于这一类患者我们要实时地监测他的胆囊炎的进展情况,需要进行每年的定期体检,因为这类胆囊炎有可能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语音时长 02:11

2020-02-27

59319次收听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急性胆囊炎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保守治疗像禁止饮食和饮水,以减少胆囊收缩,缓解疼痛;使用对症的解痉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症状;留置胃管,把胃液析出,降低胆道内的压力,缓解疼痛。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梗阻出现的、以胆囊增大胆绞痛为主要表现的、以化学性或者是细菌性炎症为特点的疾病。通常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结石堵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排出障碍,有可能会合并细菌感染,因此引起像腹痛、发烧、肝功能异常,严重的会出现胆囊周围积液,胆囊穿孔等。患者需要补充输液像葡萄糖、电解质,再有给予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如果通过保守治疗之后,患者症状仍然没有明显的好转,出现腹痛加重,发烧持续,甚至是合并了黄疸胆道感染等,则建议采取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40

2020-02-24

60470次收听

慢性胆囊炎的症状
慢性胆囊炎开始是上腹部胀疼,逐渐变成阵发性绞痛,若病情严重,疼痛会蔓延到右肩、肩胛骨和背部。同时会出现恶心、高热怕冷甚至呕吐的症状,发病后需要及时就医。慢性胆囊炎的症状不是很典型,多数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只有做检查才能得知具体情况。慢性胆囊炎病发时多在饭后、进食油腻或饱腹感很强时,发作时间多在夜间。因为此病前期症状不明显,导致大部分患者不重视最后往往拖成顽固的疾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尽量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若疼痛难忍,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切除胆囊。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27

55344次收听

02:25
慢性胆囊炎吃什么药
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主要根据病人的症状和胆囊的大小、形态、功能。慢性胆囊炎多是由于反复发作的急性胆囊炎、长期存在的胆结石引起的炎症,所以通常我们采取保守治疗。常用的药物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决定。我们比较常用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提高胆汁中胆汁酸盐、补充消化酶、消除腹胀、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这些药物。有熊去氧胆酸、胆康胶囊、茴三硫、、消炎利胆片、消化酶。对于慢性胆囊炎引起的胆绞痛,或合并有细菌感染,我们可以使用解经止痛药物和抗生素来进行治疗。如果胆囊丧失功能、胆囊萎缩、充满结石、胆囊壁增厚、胆囊有发生癌变风险。那么就应采取手术治疗。
02:19
慢性胆囊炎吃什么食物
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由于胆囊存在炎症以及胆囊功能出现异常,通常我们建议饮食要遵循低脂饮食,少食多餐。人体需要的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都是每天必须要摄取的。蛋白质建议选择优质蛋白质,包括鱼、蛋、脱脂牛奶。保证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在50到70克,动物的内脏、肥肉以及富含胆固醇的海产品要严格的控制摄入。脂肪我们尽量要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量,特别是肥肉和各种动物油脂。植物类脂肪每天摄入量,也是能够保证一定的必须氨基酸的摄入量。主食还是以细粮为主,避免一些粗纤维食物的摄入,以减少腹胀,还需要通过水果蔬菜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每天摄入的水量要保证足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稀释胆汁。
02:19
胆囊壁厚怎么办
胆囊壁增厚提示胆囊有慢性的炎症或者是某些病变而引起。胆囊壁增厚可以有局限性的增厚,阶段性的增厚或者是弥漫性的增厚。正常胆囊壁厚度0。2厘米,如果腹部B超发现胆囊壁均匀的增厚,提示慢性胆囊炎的存在,这种情况需要根据慢性胆囊炎是否引起了相关的消化不良,疼痛等不适症状,采取对症的药物治疗。胆囊壁的局限性增厚比较常见的原因是胆囊腺肌症,也是胆囊壁的一种特殊慢性炎症而导致,这种情况建议如果增厚范围不是很大,胆囊功能完好,可以通过定期检查观察胆囊腺肌症的变化情况;如果是弥漫性的腺肌症或者阶段性的腺肌症,胆囊功能明显受损,这种情况建议采取手术治疗。
02:11
胆囊壁厚有什么影响
胆囊是人体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空腹时胆囊内储存胆汁,进食时胆囊收缩,胆汁经由胆管排入十二指肠,帮助脂肪类食物的消化。胆囊壁增厚往往提示胆囊有炎症的存在,或者某些局部的增厚提示胆囊腺肌症。胆囊壁增厚,胆囊收缩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的胆囊壁增厚,会产生胆囊功能受损,或者是丧失的相关症状,主要是脂肪类食物消化不良,或者出现慢性炎症导致的腹痛,腹胀等。胆囊壁增厚对身体的影响,要根据病人的主诉症状,体格检查,B超提示胆囊壁厚度具体数值以及胆囊壁增厚的范围来综合判断。另外胆囊壁增厚,在某些情况之下也需要警惕有发生潜在癌变的风险。
慢性胆囊炎症状
慢性胆囊炎是常见的疾病,患者早期会出现腹部不适的症状,尤其是吃饭后会加重,比如胀气、食欲不振、讨厌油腻等,都是慢性胆囊炎的早期症状。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右腰疼痛的症状,在久站后或者洗冷水澡之后疼痛加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类似胃病的症状,比如恶心、反胃、嗳气等。
慢性胆囊炎吃什么好
慢性胆囊炎的出现与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关。患者通过饮食调理,可以缓解慢性胆囊炎的症状。患者平时应适当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喝水,少吃脂肪类食品。
为什么会得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的诱发因素可谓是多种多样,一般来说是由于发生血源性及类似感染所致,也可能是因为不良精神因素和创伤、烧伤等导致胆囊壁受到化学刺激而发病,还可能是结石引起,因此要及时服用解痉止痛和溶石消炎类药物治疗,必要时可做胆囊切除手术来治。
胆囊壁增厚能自愈吗
胆囊壁增厚一般考虑是慢性胆囊炎导致的,不会发生癌变。胆囊壁增厚也与日常饮食有很大的关系,患者应该注意规律饮食,出现了胆囊壁增厚的情况,其实是可以通过调理自愈的,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会利于病情的康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