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预防心肌梗死吃什么药

发布时间:2021-05-26102156次收听

语音内容:

常用药物有抗血小板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调脂治疗,β受体阻滞剂。
一、抗血小板治疗,多以口服为主。首选阿司匹林,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禁忌者,也可选用西洛他唑替代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用。还可用替格瑞洛联合应用。
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ACEI(如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有助于改善恢复期心肌的重构,减少急性心梗的病死率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除非有禁忌证,应全部选用。一般从小剂量口服开始,防止首次应用时发生低血压,在24~48小时逐渐增加到目标剂量。如病人不能耐受ACEI,可考虑给予ARB,不推荐常规联合应用ACEI和ARB;对能耐受ACEI的病人,不推荐常规用ARB替代ACEI。
三、调脂治疗,多口服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以调节血脂、抗炎、改善内皮功能和稳定斑块。
四、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受体拮抗剂,尤其是前壁心梗伴有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者,可能防止梗死范围的扩大,改善急、慢性期的预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27
心梗的早期症状
心梗典型症状就是心前区的闷痛、压迫性疼痛、刀割样疼痛,或濒死感,多发于饱餐、情绪激动、运动、用力排便后。一旦怀疑发生心梗,时间就是生命,要及时拨打120,及早就医,开通闭塞血管,挽救坏死的心肌细胞。心梗出院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规律服用药物来预防心梗再发,如中成药可改善心梗患者的心肌微循环,促进血管新生,稳定粥样斑块,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01:16
心肌梗塞的前兆和表现
原先有心绞痛的患者,如果近期心绞痛的程度加重或发作比之前明显频繁,或发作持续时间较以前长,要警惕是心梗的前兆,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看看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心梗发作时可使用药物及时干预,如2-4粒/次,舌下含服,能快速缓解胸痛,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治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01:34
自测心梗最简单的方法
通常在发病前,心脏正常跳动,不会有心悸的现象。心梗一旦发作,心脏会加快收缩出现心脏剧烈的跳动,我们可以把手放在胸部来测量心脏的跳动情况,也可以通过把脉的方式,来测算我们的脉搏情况。如果患者出现头晕恶心不适的症状全身感觉不适的症状,这种感觉持续超过30分钟还是没有缓解,这个时候要考虑是不是得了心梗,心肌酶突然升高,这个时候可能是血管管腔变窄血流不畅引起的心肌酶升高,更要高度警惕是不是要发心梗了。
胸闷、胸痛别大意,可能心梗找上你
患者因发作性胸闷、胸痛4个月,加重6天就诊,在门诊采取药物治疗,症状未缓解,活动后依旧会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现为求治疗入我科住院治疗,入院后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在介入中心行冠脉造影术,术中置入支架,造影显示狭窄解除。术中患者未诉明显不适,术后患者病情稳定,无胸闷、胸痛等特殊不适,活动耐力明显提高。
急性心梗该如何救治?一位患者经药物治疗后顺利出院
一位52岁患者因心口疼痛到我院就诊,竟查出急性心梗,我根据患者的相关情况,为了抗栓,控制甲亢,改善心率,我采取以药物为主的治疗方案。经过一个月的住院治疗,患者心口疼痛症状缓解,病情稳定。我嘱咐一些注意事项后准予出院。
01:52
心梗前最明显一个症状
心梗前最明显的症状是心前区闷痛。当患者发生心梗前,很多时候会有阵发性心前区闷痛,会出现每次疼痛大概3~5分钟,休息后可缓解的明显心绞痛症状,疼痛呈压迫感,像是心前区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身上,伴有那种冰凉感觉,伴有大汗,绝大多数时候还会伴有放散痛,可能放散到人体的,如像肩膀,左上肢,甚至小手指头,或有的人甚至会有牙疼,有的会有胃区不适。所以最明显症状是心前区闷痛伴放散痛,50%~80%以上病人在发病前数日内会自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
心肌梗死会引起右肩痛吗
在临床上,一部分急性心梗患者会以右肩痛为首发表现。虽然心肌梗死症状主要是在左侧左胸胸疼,会伴有左肩或者是左后背,包括左前臂一直致小指和无名指放射痛。但在临床上也看到右肩痛为首发表现,或者是因为右肩痛而误诊的急性心梗患者。部分病人因为右肩痛可能很少考虑到是心脏问题而误诊为肩周炎。在后期会出现进一步临床表现。心电图提示是急性心梗。对于一些急性心梗的高危病人,患者本身就存在长期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这些危险因素,一旦出现右肩痛,并不能排除是心脏原因。要有警惕性,去做心脏方面的筛查。如果排除心脏方面的原因,才能考虑右肩痛,可能是局部病变引发。
语音时长 01:25

2021-01-15

91142次收听

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需要继续服药吗
通过介入治疗心肌梗死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患者原有的冠心病没有治愈,所以还需要继续的服药治疗,比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等以及控制血压的药物均需要继续的服用。原来治疗冠心病的,比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盐酸曲美他嗪等药物可以不再服用了,如果没有心绞痛的话可以停用。心肌梗死做介入治疗的目的是通过介入治疗开放闭塞的血管,恢复正常的血流,这样能够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心肌功能的受损,改善心脏的功能。
语音时长 01:16

2021-01-15

99333次收听

怎么样有效预防心肌梗死
预防心肌梗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就是应该是定期的体检。及早的发现自己是否有心脏的疾病和其他一些基础的疾病,如果有像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需要及时的去治疗。第二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避免诱发心梗这类的疾病。第三要戒烟,吸烟可以是冠状血管发生痉挛,这样会增加心梗的风险。第四要关注天气的变化,天气异常的变化会导致冠脉血管的痉挛或者收缩,这样会增加心梗的风险。所以要关注天气的变化,及时的增添衣服。
语音时长 01:22

2021-01-15

99587次收听

脑血管缺血灶是什么意思?
相信大家对于脑血管缺血灶这种病比较陌生,也不知道这种病的严重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缺血灶是由于血管堵塞或失去其张力,或心脏泵血功能不理想,导致由该血管组织提供血液的组织缺血缺氧。该组织即为缺血灶。它可以发
心肌梗死怎么护理
心肌梗死护理很重要,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就分为心肌梗死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护理。急性期(的护理),首先是卧床、给氧、安抚情绪,必要的时候镇痛。另外饮食,清淡饮食,再就是在恢复期以后,我们可以让病人按期服药,如果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让病人缓慢地恢复运动。这个运动必须在一定的范围,运动量不能太大,要循序渐进。在恢复期,病人的情绪我们一定要照顾,所以一定要情绪安抚很重要。护理工作要注意这些,有时候病人对疾病的知识,我们要给,可以做一些宣讲。比如说心梗由什么引起的的,它的后果会怎么样,因为让病人了解以后,他更能配合医生、护士的诊疗过程。所以护理应该从发病之前到发病以后都应该体现护理过程。
语音时长 01:27

2020-03-24

60430次收听

ldh正常值
ldh(乳酸脱氢酶)正常值多用于心肌疾病的诊断参考。
心肌梗塞是什么病
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的一种。发生之后,患者会出现持久的胸骨后疼痛,适当的休息及药物治疗不能完全缓解,治疗不及时,对生命就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多数患者在起病前1-2周有活动后胸骨后闷痛不适,一旦出现胸闷、胸痛,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心肌梗死症状
心肌梗死症状常见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心悸烦闷、胸痛、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等症状存在,部分患者会有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症状发生。心肌梗死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冠状动脉血液供应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肌梗死在发作之前可有先兆症状,如发生前几天莫名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有心悸烦躁、胸闷、胸痛等心绞痛症状。尤其在心绞痛症状发作时,持续时间比较长,程度比较重,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差。一旦发生心肌梗死,会出现明显心前区疼痛。疼痛呈压榨样闷痛,会有烦躁、出汗、恐惧感、濒死感等症状存在。左肩背部或者下颌部疼痛,上腹部放射疼痛,也可能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心动过速,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部胀痛等。心肌梗死发生后有各种类型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慌,是缓慢心律失常,常可有乏力、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心肌梗死有血压下降,病情严重时呼吸困难、咳嗽等心力衰竭症状。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18

54956次收听

01:49
心肌梗死的症状
心肌梗死发展较为迅速,病情危重,症状主要为胸痛。心肌梗死是负责心脏血液供应的冠状动脉发生闭塞或栓塞,使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最终导致相应的心肌缺血及坏死。心肌梗死有以下特点:一、胸骨后或心前区为主,压迫样感觉,难以忍受,可向左肩、左臂或他处放射,疼痛可持续半小时以上,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二、合并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大汗,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或昏迷。三、部分患者胸痛症状不典型,为腹痛、恶性呕吐、牙痛及肩背部疼痛等表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