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洁癖强迫症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1-05-2194215次收听
语音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在临床并不少见。终身患病率大约是在千分之五到千分之十,百分之零点五到百分之一,就中国来讲大约有数百万到一千万左右的强迫症患者。80%的强迫症是在25岁以前发病,平均年龄大约是20到30岁之间,男性比女性多。强迫症状主要是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患者反复的思考一些想法、事情,比如怀疑、回忆,没有意义,或者是控制不住,或者是强迫行为,患者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动作,比如反复开关门、反复洗手或者一些仪式性的动作,反复计数等等,患者明明知道事情没有必要,但是控制不住,把它称之为强迫与反强迫。患者是有自制力的,他知道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但是控制不住,否则就会出现严重的焦虑反应。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状和焦虑症状就像一对双胞胎一样,强迫症虽然是归到神经症状,是轻的心理疾病,但是强迫症里边有一小部分是重度强迫症,重度强迫症患者对患者的危害还是很大的。很多重度强迫症患者,实际上都是一种类似精神残疾的状态,因为对工作、生活、学习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强迫症还是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取得最佳的疗效和预后。
强迫症可以治吗
强迫症患者要学会接受各种不完美,学会转移注意力来改善焦虑的行为习惯。患者学习推迟、减少甚至放弃能减轻焦虑的行为,或者对强迫行为的后果进行调节。按摩、推拿等辅助疗法通过放松肌肉的方法缓解焦虑和减轻强迫症的急症,情况严重就需要医疗介入进行治疗。强迫症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多方面的配合治疗,就能慢慢治好。
强迫症会越来越严重吗
强迫症会越来越严重,是需要及时的进行有效治疗的。这时候可以通过自我克制,进行心理辅导,辅助服用一些精神类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以免导致人格特质发生变化,出现强迫型人格和偏执型人格,影响正常的生活。
强迫症怎么治疗比较好
强迫症患者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还是看患者的具体情况,严重的就要就医处理,还可以找心理医生帮助控制疾病会有比较好的效果。患者在日常应该做到顺其自然,不要强迫自己,这样就会对疾病的治疗有好处。

强迫症的预后怎么样
强迫症若积极配合治疗,预后会较好,但是也有一些患者,不规律服用药物,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也是浅尝辄止,这样治疗的效果就比较差。需要通过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一、病症的严重程度。二、病人的意愿。三、病人的背后的资源,如果症状比较轻,病人自己求助的欲望也比较强,也愿意根据医生的医嘱治疗,比如,吃药加心理咨询,病人均比较依从,配合治疗,严格按计划执行,治疗的效果很不错。
严重的强迫症能活长时间

强迫症如何控制
控制强迫症状,首先要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和规范的心理治疗。其次是自我调整和自我成长。药物治疗首选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包括帕罗西汀、氟伏沙明、氟西汀和舍曲林。抗强迫药物治疗一定要保证足量足疗程。心理治疗,需要患者和心理治疗师积极地配合,积极地完成心理作业,然后定期接受心理辅导、疏导以及治疗,帮助患者进行人格的自我成长。自我调整也非常重要。第一步,患者要正确对待强迫症状,不理不怕不在乎。第二步,接纳不对抗,与强迫症状和平相处。第三步,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第四步,学会转移注意力。
强迫症分为几类

强迫症主要分为两种,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症可以分为以下最常见的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以强迫思维为主的强迫症。患者总是反复去想、去考虑一件或者几件事情,控制不住自己。第二种类型,以强迫行为为主的强迫症,患者反复检查,或者反复询问,以强迫行为为主。第三种类型既有强迫思维,也有强迫行为,是一种混合型的患者。一般情况下,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中以强迫思维为主。很多时候,强迫行为都是继发于强迫思维,比如患者觉得手上不干净,他也知道手其实是不脏,可他就是觉得手上不干净,怎么办呢,就会出现继发的强迫行为,他去反复的洗手。所以说强迫症在临床上它的主要表现就是强迫的观念和强迫的行为,而强迫行为往往是继发于强迫的思维。在临床上相比较而言,强迫思维似乎更多见一些。
强迫症的自我疗法

强迫症可以通过阅读书籍,阅读自助的强迫症心理治疗书籍,然后自己身体力行,就可以克服强迫问题。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类似的书籍,如日本的森田正马攥写的心理治疗方法,即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很多人就能从中受益。人类社会从最开始就没有医生的行业,也没有医学学科,很多原始人患病后都是自疗愈。后来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医生职业,才发展出医学、心理学、精神医学。所以不是所有问题都需找医生解决,这把自己的力量放到一边;实际上人从进化的角度讲,人都有自修复能力。所以强迫症患者可以通过自己调解,能帮助自己克服强迫症。但不是所有的强迫症患者都可以自调节,而是只有小部分患者可以。现在还有认知行为治疗自助书籍可以阅读,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充实,强迫症或许对患者的影响就会减少。
强迫症算是病吗

精神心理障碍严格意义上都不叫疾病,因为疾病在英文里叫disease,障碍叫disorder。实际上所有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都应该叫障碍,即disorder,而不应该叫disease;因为disease是属于病因特别明确,有器质性改变,确定病理学、组织学改变就叫疾病。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以及抑郁症都叫症,而不叫病。精神心理领域,强迫症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疾病单元,强迫症与正常人有明显的区别,强迫症可能会表现为跟普通人完全不一样的行为,并且自己有主观的痛苦,没办法正常的像普通人一样生活,所以患者可能会有非常大的苦恼,会影响到工作、学习、生活。另外,强迫症从纵向考虑,一个人在没有得强迫症之前是一个样子,患上强迫症以后又是另外一个样子,所以纵向比较也有变化,需要去治疗。所以如果按照精神心理的问题,强迫症跟躯体疾病不一样,但是如果从精神心理领域强迫症也是病,也是需要治疗,并且可以得到明显的好转。

强迫症是一种病吗
强迫症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归到神经症的范畴里。强迫症是一种轻型心理疾病,它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又称为强迫思维。强迫思维是指患者控制不住,总是反复思考一个或者几个问题。患者自己知道没有必要,但还是控制不住。强迫行为包括强迫洗手,强迫开关门或者强迫检查。患者明明知道手洗好了、门也关好了,但是他控制不住自己,如果有人强行不让他做这样的行为,他就会非常难受、紧张、烦躁不安,所以强迫症确是一种轻型心理疾病,需要系统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儿童为什么会得强迫症
儿童患强迫症多数为环境方面影响。儿童和成年人出现患强迫症,但儿童患强迫症更复杂。儿童出现强迫行为,或者强迫思维时就诊断为强迫症。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严,控制过多,而不是自由成长。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一岁到两岁孩子处于肛欲期,即孩子在训练上厕所阶段,这时过于要求严格,会出现强迫性行为,导致将来孩子出现强迫性人格。当孩子出现强迫性行为时,需要家长多加注意,放松控制,给予适当的引导。

强迫症要吃多久的药
强迫症患者服药治疗多久与患者的病情有关。很多强迫症病人服用药后会有缓解,但是减药或者停药以后,症状又会复发,所以药物治疗一定要结合心理治疗,这样药物治疗持续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强迫症患者需要服药1到2年,单纯用药物治疗需要终身服药。患者症状已经缓解,维持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减药:首先小剂量维持,之后再尝试停药;停掉药以后,发现症状又回来,就不能停药,患者同时可以辅助结合心理治疗。
强迫症要怎么治疗
强迫症患者要注意,记录成功转移注意力的行为、经验,选择顺应自己本性的工作,培养幽默感、多些欢笑,习惯并接受生活中的各种不完美,紧张恐惧时,尽情的宣泄,犯病时转移注意力等,都可以让强迫症得到改善。
强迫症的药物治疗
强迫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研究显示强迫症的发病与大脑中多巴胺和5-羟色胺功能异常有关。临床上用来治疗强迫症的药物均为抗抑郁药物,主要针对大脑中5-羟色胺系统的功能调节。目前公认有效的药物为: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如氯米帕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如氟伏沙明、舍曲林和帕罗西汀等;5-羟色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