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殖期改变是什么意思

妇科编辑 医路阳光
11次浏览

关键词: #子宫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增殖期改变是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在雌激素作用下发生的正常生理性增厚现象,属于排卵前的准备阶段。若伴随异常出血或病理诊断需警惕子宫内膜增生症,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或手术干预。

1. 生理性增殖期改变

月经周期分为增殖期、分泌期和月经期。增殖期从月经结束持续至排卵前(约第5-14天),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腺体增生、血管增多,厚度从1mm增至5-7mm。B超显示"三线征"是典型表现,这种变化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无特殊症状无需处理。

2. 病理性增殖的识别

异常情况包括:经期延长超过10天、经量突然增多(每小时浸透一片卫生巾)、非经期出血。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或雌激素类药物滥用有关。诊刮病理报告若显示"单纯型/复杂型增生",尤其伴随不典型增生时,癌变风险达8-29%,需宫腔镜进一步评估。

3. 药物治疗方案

孕激素疗法适用于无癌变倾向者:地屈孕酮10mg/日(月经周期第11-25天)、醋酸甲羟孕酮10mg/日(连续14天/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环)。胰岛素抵抗患者需配合二甲双胍500mg/日,肥胖者要求减重5-10%可显著改善内膜状态。

4. 手术治疗指征

保守治疗无效、病理提示不典型增生者考虑: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适合希望保留子宫者)、热球消融术(厚度<12mm适用)、子宫全切术(完成生育或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每3个月复查阴道超声,监测内膜厚度变化。

维持规律月经周期是预防关键。建议记录基础体温监测排卵,BMI超过23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每日<130g),每周进行15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40岁以上女性每年应做妇科超声,异常出血立即就诊,避免自行服用雌激素类保健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