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妈褐色的血是怎么回事

大姨妈出现褐色血液主要与经血氧化、内分泌波动或妇科疾病相关,常见于月经初期、末期或排卵期出血,少数情况需警惕子宫内膜病变。
1. 经血氧化
月经初期或末期经量减少时,血液在阴道停留时间延长,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与空气接触氧化,颜色会从鲜红逐渐变为暗红或褐色。这是正常生理现象,通常伴随经量减少。建议观察2-3个周期,期间避免使用卫生棉条以减少血液滞留。
2. 内分泌因素
黄体功能不足、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会导致孕激素分泌异常,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陈旧血液混合宫颈黏液排出呈褐色。伴有月经周期紊乱时,可做性激素六项检查。短期调节可服用黄体酮胶囊(如益玛欣)、地屈孕酮片,中药可选择定坤丹或乌鸡白凤丸。
3. 病理情况
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或宫颈病变可能导致异常褐色分泌物。若持续3天以上褐色出血,或非经期出现,需做妇科超声和HPV筛查。子宫内膜息肉需宫腔镜切除,宫颈炎可选用保妇康栓、抗宫炎片治疗。绝经后出现褐色出血必须立即就医。
日常护理建议穿着纯棉内裤,经期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2次。饮食可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避免生冷刺激。瑜伽中的束角式、卧英雄式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出现持续褐色出血伴随腹痛、异味时,应及时进行阴道镜和激素水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