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37.5度低烧怎么处理

小孩体温37.5℃属于低烧,可能由病毒感染、环境温度过高或疫苗接种反应引起。处理方法包括物理降温、调整环境温度和观察症状变化。
1. 物理降温
低烧时优先选择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孩子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避免使用酒精擦拭,防止皮肤吸收酒精造成危害。适当减少衣物,选择透气棉质衣物,保持皮肤干爽。每小时监测体温,观察降温效果。
2. 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湿度50%-60%。使用空调或风扇时避免直吹,定时开窗通风。夏季外出时选择阴凉处活动,避免阳光直射。夜间睡眠时注意被褥厚度,过热时更换为透气夏凉被。
3. 水分补充
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每次20-30ml,每日总量达到800-1000ml。可饮用稀释的苹果汁或米汤,补充电解质。母乳喂养的婴儿增加喂奶次数,配方奶喂养适当增加水分摄入。观察排尿情况,保持尿液呈淡黄色。
4. 症状观察
记录体温变化曲线,每2小时测量一次。注意是否出现咳嗽、腹泻、皮疹等伴随症状。观察精神状态和食欲变化,警惕嗜睡或烦躁不安。疫苗接种后的低烧通常持续1-2天,若超过48小时需就医。
5. 药物使用
体温超过38.5℃时考虑使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儿,每次10-15mg/kg。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幼儿,每次5-10mg/kg。两种药物间隔至少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防止发生瑞氏综合征。
持续低烧超过3天或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血常规检查可明确感染类型,必要时进行尿常规和胸片检查。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细菌感染需抗生素治疗。保持充分休息,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和新鲜果蔬。正确护理下多数低烧可在1-2天内缓解,家长无需过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