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肌腱炎的症状

跟腱肌腱炎的症状主要有足跟部疼痛、局部肿胀、晨起僵硬、活动受限和皮肤发红等。跟腱肌腱炎通常由运动损伤、慢性劳损、感染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跟腱增粗、足踝无力等症状。
足跟部疼痛是跟腱肌腱炎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跟腱附着处或肌腱走行区域的钝痛或刺痛。疼痛在晨起或久坐后起步时加重,活动后可能减轻但过度运动又会加剧。常见于跑步、跳跃等重复性足部发力运动后。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建议就医排除跟腱部分撕裂。
跟腱周围可出现纺锤形肿胀,触诊时有明显压痛。肿胀程度与炎症反应相关,急性期可能伴有局部皮肤温度升高。长期肿胀可能导致跟腱与周围组织粘连,影响踝关节背屈功能。超声检查可显示肌腱水肿和周围滑囊积液。
患者常主诉晨起时跟腱区域僵硬感明显,需活动数分钟才能缓解。这与夜间肌腱处于短缩状态及炎症介质堆积有关。慢性患者可能发展为持续性僵硬,影响日常行走。适当的热敷和跟腱拉伸有助于改善症状。
踝关节背屈活动度会因疼痛和肌腱弹性下降而受限,表现为上下楼梯困难或无法完成踮脚动作。严重时可能出现跛行步态。功能受限程度与肌腱退变分级相关,磁共振成像可评估肌腱内部结构损伤情况。
急性炎症期可见跟腱区域皮肤发红,多伴随明显触痛。皮肤改变提示存在局部血管扩张和炎性渗出,需与感染性腱鞘炎鉴别。若出现皮肤破损或发热等全身症状,需警惕细菌感染可能。
建议患者减少跑跳等冲击性运动,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锻炼方式。穿着足跟缓冲良好的运动鞋,运动前后充分拉伸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急性期可采用冰敷缓解肿痛,慢性期通过离心性力量训练促进肌腱修复。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肌腱断裂征兆,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