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粪便有血丝怎么回事

关键词: #新生儿
关键词: #新生儿
新生儿粪便有血丝可能由肛裂、牛奶蛋白过敏、细菌性肠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更换配方奶粉、抗感染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新生儿肛门黏膜娇嫩,排便用力或尿布摩擦可能导致肛裂。表现为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丝,肛门可见细小裂口。家长需用温水清洗臀部,涂抹凡士林软膏保护皮肤。若持续出血,可使用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
配方奶喂养的新生儿可能对牛奶蛋白过敏,引发过敏性结肠炎。典型症状为黏液血便伴呕吐、湿疹。需更换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母乳喂养者母亲应避食乳制品。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
沙门氏菌等病原体感染可导致肠黏膜损伤出血,粪便呈稀水样带血丝,可能伴有发热。需进行粪便培养确诊,轻症口服头孢克肟颗粒,重症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家长应注意奶瓶消毒,接触新生儿前严格洗手。
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易发,表现为腹胀、血便、呕吐胆汁样物。需禁食胃肠减压,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抗感染,严重肠穿孔需行肠造瘘术。该病起病急骤,家长发现异常应立即送医。
维生素K缺乏或血友病等疾病会导致凝血异常,粪便中混有暗红色血液。需注射维生素K1注射液,输注凝血因子浓缩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生后均需常规肌注维生素K1预防出血。
家长应记录新生儿血便性状、次数及伴随症状,就医时携带污染尿布供医生查看。喂养时注意奶温适宜,避免过度喂养。每次排便后清洗会阴部,使用护臀霜预防红臀。密切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尿量及体温变化,出现拒奶、嗜睡等危重表现需急诊处理。母乳喂养母亲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进食可能致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