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疾病怎样进行治疗呢

神经内科编辑 医普小新
4次浏览

关键词: #抽动症 #疾病

小儿抽动症可通过心理行为干预、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神经调控治疗、家庭护理等方式治疗。小儿抽动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应激、围产期损伤、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眨眼、耸肩、清嗓、肢体抽动、发声性抽动等症状。

1、心理行为干预

习惯逆转训练可帮助患儿识别抽动前兆并建立替代行为,认知行为疗法能缓解伴随的焦虑情绪。家长需配合医生制定行为记录表,避免过度关注抽动动作。团体治疗有助于改善社交障碍,学校环境中可实施适应性调整方案。

2、药物治疗

硫必利片适用于轻中度运动性抽动,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对发声抽动效果较好,盐酸可乐定贴片可减少抽动频率。药物需在神经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评估疗效与副作用。氟哌啶醇片对难治性病例有效,但需警惕锥体外系反应。

3、中医调理

平肝熄风汤加减可调节肝风内动证型,耳穴压豆选取肝、神门等穴位,推拿采用头面部穴位按摩。针灸取太冲、风池等穴位,配合饮食调理如百合粥。家长需注意避免患儿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

4、神经调控治疗

经颅磁刺激作用于辅助运动区可改善抽动症状,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提升自我调节能力。深部脑刺激术适用于成人难治性病例,儿童需严格评估适应证。重复经颅磁刺激疗程期间需监测情绪变化。

5、家庭护理

建立规律作息时间表,避免接触兴奋性视听刺激。家长应保持情绪稳定,采用正向强化代替批评责备。饮食增加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坚果,减少含咖啡因饮料。定期随访评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儿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电子屏幕使用,保证每天9-10小时睡眠。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欧米伽3脂肪酸,如深海鱼、全谷物等。家庭环境中减少冲突性事件,建立稳定的生活节奏。学校教师需了解疾病特点,避免误解为故意行为。季节交替时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感染可能加重抽动症状。治疗期间定期复诊评估疗效,综合干预方案需持续6个月以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

可能超一半的人,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饭后有这3表现要当心 长期泡脚能把三类病泡没?中医建议:60岁后这样做,降低患癌风险 吃午饭后,长期喝杯茶的人,身体最后会怎样?研究告诉你答案 牛奶这样喝很危险!医生多次提醒:很多人还在继续喝,要尽快改正 过65岁还每天喝蜂蜜水,胰腺癌患病率比其他人要高很多?真的吗 油条是高血压的“杀手”?提醒:若想血压稳定,这3物可多吃 菊花茶是肝炎“杀手”?医生强调:肝不好的老人,少喝这3种茶 60岁老人睡前突发脑梗,平时爱运动无三高,医生:这些事害了他 男性老得慢原因,勤泡脚排第3,前两名很多老人都不知道,快看看 胆固醇高不能吃猪油?医生:若不想进医院的话,这3种油也要少吃 “狡猾”的结肠癌!研究发现:身体若频繁出现3异常,或已是晚期 医生提醒:一天里面,2个时间段测量血糖最准确,很多人没选对 血脂高还吃香蕉?医生再三强调:要想血管通畅,3种水果要少吃! 糯米是高血压“隐藏凶手”?医生提醒:尤其是老人,这3物要少吃 研究发现:每天总在饭后散步的人,过不了半年,身体或有5种改变 脂肪肝一个鸡蛋都不能吃?医生:常吃这3物,小心恶化成肝癌 豆芽是尿毒症“加速剂”?医生强调:想肾脏健康,少吃这3种蔬菜 医生发现:习惯睡前喝蜂蜜水的老人,用不了半年,身体或有3变化 芋头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吃芋头时,千万多留意这3点! 医生发现:习惯饭后喝浓茶的老人,用不了半年,或有3种健康问题 60岁后记忆力减退,不一定是老年痴呆,真正的老年痴呆有4个症状 67岁大妈一天两颗鸡蛋,半年后去体检,医生惊讶:你吃啥了 天然“降脂王”公布了,并非芹菜,血脂高多吃,高血脂绕着走 医生提醒:这3种高纤维食物,老年人常吃,肠胃通畅,远离便秘 研究发现:每天饭后喝酸奶的老人,用不了多久,身体或有4大变化 老人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糜烂性胃炎饮食要注意什么 胃病发作的症状有哪些 大人会得急性喉炎吗 小儿消化功能不好挂什么科室 思瑞康适用于哪些疾病?适合精神分裂症患者吗? 患上原发性高血压可以吃美嘉素吗 作用怎么样 斯巴敏用药后会出现头晕吗 转移因子胶囊的作用有哪些 治闲灵用于治疗癫痫好吗?有哪些不良行为反应呢 兰美抒可以内服吗 患者用阿迈新这个药该注意什么 雷沙吉兰适用于哪些情况 乐卡地平片的作用怎么样 来士普治抑郁症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