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萎缩会引起胰腺炎吗

胆囊萎缩可能引起胰腺炎,但概率较低。胆囊萎缩通常由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等因素导致,若合并胆总管梗阻或胆汁反流,可能诱发胰腺炎。
胆囊萎缩患者若存在胆总管下端结石或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胆汁与胰液共同通道受阻,胰管内压力升高引发急性胰腺炎。这类患者常伴有持续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血液检查可见淀粉酶和脂肪酶显著升高,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胆管扩张或胰腺水肿。需及时通过内镜取石、解痉镇痛、禁食胃肠减压等方式治疗,必要时行胆囊切除术。
多数胆囊萎缩患者因胆囊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腹胀、脂肪泻等症状,较少直接引发胰腺炎。但长期胆囊萎缩可能导致胆汁成分改变,增加胆源性胰腺炎风险。建议定期复查腹部超声,避免高脂饮食,出现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
胆囊萎缩患者应保持低脂清淡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优先选择蒸煮烹调方式。可适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避免饮酒及暴饮暴食。每6-12个月复查肝胆胰超声或CT,监测胆囊壁变化及胆管情况。若反复出现右上腹痛或消化不良,建议消化内科就诊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