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迫性尿失禁的原因和治疗

泌尿外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21次浏览

关键词: #尿失禁

压迫性尿失禁是由于腹压增加时尿液不自主流出,常见于女性,与盆底肌松弛、妊娠分娩肥胖等因素相关。改善方法包括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盆底肌松弛

多次妊娠、阴道分娩或年龄增长会导致盆底肌群松弛,无法有效支撑尿道。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力量,每天3组,每组收缩放松10次,坚持3个月可见效。生物反馈治疗通过仪器辅助精准训练肌群。

2.雌激素水平下降

绝经后雌激素减少使尿道黏膜萎缩,控尿能力减弱。局部使用雌三醇软膏每周2次,或口服替勃龙等激素替代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大豆异黄酮等植物雌激素可作为膳食补充。

3.慢性腹压增高

长期便秘、慢性咳嗽或肥胖会增加膀胱压力。体重指数超过28需减重,每日热量控制在1500大卡以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进行呼吸训练,便秘者可增加膳食纤维至每日30克。

4.手术损伤因素

盆腔手术可能损伤神经或肌肉组织。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采用聚丙烯吊带加强支撑,治愈率达85%。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适用于重度患者,需每5年更换装置。

5.先天结构异常

部分患者存在膀胱颈位置过高或尿道过短。膀胱颈悬吊术通过抬高解剖位置改善症状,术后需留置导尿管1周。尿道填充剂注射治疗创伤小,但效果维持6-12个月需重复注射。

压迫性尿失禁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干预方式,轻度患者通过3个月规范锻炼可显著改善,中重度需结合药物或手术。建议记录排尿日记评估严重程度,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咳嗽前交叉双腿能减少漏尿发生。及时就诊可预防反复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