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固醇高的原因和禁忌

发布时间:2019-04-2460572次浏览

胆固醇高的原因包括饮食因素,遗传因素,年龄因素,继发性疾病,妊娠因素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当胆固醇升高时要注意以下禁忌,比如忌抽烟喝酒,忌缺乏锻炼,忌过量摄取胆固醇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胆固醇高的人越来越多了,如果胆固醇过高,没有及时的调理,让胆固醇值下降,有可能会诱发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长度,都会造成一定的威胁,那么,胆固醇高的原因和禁忌症有哪些呢?

一、胆固醇高的原因

1.饮食因素

有些人平时比较喜欢吃肉、动物的内脏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血清中的总胆固醇水平升高。

2.遗传因素

胆固醇的水平的高低,也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等疾病,自己出现胆固醇增高的可能性很大。

3.年龄因素

胆固醇的水平,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一般绝经期前后的女性,出现胆固醇升高的几率非常大,但是在70或80岁以后,胆固醇水平又会有所下降。

4.继发性疾病

许多疾病,都可能会导致胆固醇升高,比如痛风,糖尿病,甲减等患者都有胆固醇升高的问题出现。

5.妊娠因素

因为在怀孕期间,母婴特殊的生理需求,会导致孕妇血清中的胆固醇水平,比怀孕前高一些。

6.不良生活习惯

如果平时特别不爱运动,精神过于紧张,或者总是吸烟喝酒等,也会导致胆固醇水平升高。

二、胆固醇高的禁忌

1.忌抽烟喝酒

因为吸烟喝酒,容易导致胆固醇升高,所以一旦发现自己的胆固醇水平已经高了,就要注意戒烟戒酒,避免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心梗等疾病出现。

2.忌缺乏锻炼

多锻炼有助于胆固醇的降低,所以胆固醇高的人,一定要动起来,不要总是宅在家中。

3.忌过量摄取胆固醇

当发现自己的胆固醇水平偏高的时候,就要严格控制饮食,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比如肥肉,奶油,动物的内脏,蛋黄等,都应该是禁忌的食物。

三、胆固醇高的治疗

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后仍不能达到降脂目标时,就要在专业医生的评估下使用中等强度的他汀类降脂药。他汀类降脂药是降胆固醇治疗的基础,主要是通过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它降脂的同时还能抑制斑块进程、降低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而且它副作用小,对肾脏友好,比较适合患者长期服用。此外,患者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与益适纯依折麦布片或之乐普罗布考片等降脂药物联合使用。

相关推荐

胆固醇高可以吃黄豆吗
胆固醇高患者可以适量吃黄豆,不能吃过多黄豆,以免引起腹胀、消化不良。黄豆中含有维生素B1、胡萝卜素、烟酸、蛋白质、胆碱、核黄素,以及磷、钙、铁等矿物质,胆固醇高的患者适量吃黄豆可以为身体补充营养物质。但患者不宜吃过多黄豆,因为黄豆进入胃肠道内被消化时容易产气,可能会引起腹胀。另外摄入黄豆过多会导致蛋白质在肠胃系统中滞留时间过长,会造成肠胃系统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胆固醇高的患者适量吃黄豆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但是不能吃过多黄豆,以免过量摄入黄豆引起机体不适。胆固醇高人群饮食建议以低盐、低脂为主,适量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等,比如青菜、白菜、橙子、火龙果等,不宜吃炸鸡、汉堡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23

2022-06-06

15636次收听

总胆固醇正常值是多少
按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标准,总胆固醇正常小于5.18mmol/L,如果总胆固醇在5.18-6.18mmol/L之间,定义为边缘升高,总胆固醇≥6.19mmol/L定义为升高。目前每个医院进行血脂四项检查时,化验单的参考值范围有一定的差别,这和检查方法以及使用试剂不同有关系。可以对照化验单后各项指标的参考值标准看一下自己的血脂水平是否正常。胆固醇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血脂四项检查时,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四个指标,总胆固醇高的情况下,还需要看一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的胆固醇”,被氧化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容易积存在动脉壁上,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的胆固醇”,能将肝脏以外组织中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中分解代谢,防止游离胆固醇在血管内壁附着沉积,对预防冠状动脉硬化有帮助。总胆固醇升高,同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升高的情况下,建议进行降脂治疗。可以先进行饮食管理和控制,坚持清淡低脂饮食,少吃高胆固醇、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特别是肥肉、动物油、动物内脏、牡蛎、扇贝等食物尽量不要吃;对于肥胖造成的高胆固醇血症,节制饮食的同时要积极锻炼身体,降低体重,有助于降胆固醇、降血脂。经过饮食和运动调节两个月以后,血脂依然异常升高的人群,多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血脂治疗,如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也可以选择一些中医中药进行血脂的调理,如血脂康。
语音时长 02:46

2021-12-30

140960次收听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该怎么治疗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轻度升高是一件好事情,一般不用进行治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组在血清中具有最高颗粒密度的脂蛋白,是一种对人体有利的“好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作用是将肝脏以外组织中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可以防止游离胆固醇在动脉壁和其他组织中的堆积,对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帮助。相关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呈负相关,与冠心病的发生也是呈负相关。因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的人群,发生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明显降低。但如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检查结果异常偏高,也有一定的危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太高的情况下,提示可能肝脏分泌合成功能紊乱,有可能会造成内环境的紊乱,此时建议检查一下肝脏功能和电解质等。另外有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高,发生肿瘤疾病的概率会大大升高,此时要注意各种肿瘤标志物的监测。如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伴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考虑是高脂血症,此时还需要参考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检查结果,综合考虑目前患者的年龄、有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相关疾病,中重度高脂血症的人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他汀类药物,比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药物治疗的同时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坚持锻炼身体控制好体重。
语音时长 02:36

2021-12-30

82725次收听

高胆固醇血症挂什么科
单纯高胆固醇血症可挂内分泌科检查治疗;合并其他疾病时,应对症挂相关科室,如伴随冠心病时,可挂心血管内科;伴随脑梗死时,可挂神经内科;伴随肾病综合征时,可挂肾内科。
胆固醇高怎么办
胆固醇高,可以通过饮食控制,也可以通过药物或生活方式的改善来降低胆固醇。最主要的还是药物治疗,一定要让心脑血管专科进行检查,定期随访、跟踪或药物治疗。胆固醇高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胆固醇高,并不会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所以胆固醇高是“寂默杀手”。第一,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海鲜、动物内脏和蛋黄类的食物。第二,如果胆固醇超过正常值,而且病人年龄大于50岁,或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等,或者有长期吸烟、喝酒的不良嗜好。要吃常规降胆固醇的药物,以他汀类的药物为主。第三,胆固醇高,要增加适当的运动,运动是降低胆固醇最好也是最廉价方法之一。“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所以对于高胆固醇的病人,建议餐后活动,慢走至少半个小时。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快步走、慢跑、游泳等等,每周至少运动锻炼5次。
语音时长 01:36

2020-02-13

60770次收听

总胆固醇高要吃什么药
总胆固醇高意思就是血脂高,因为胆固醇是血脂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治疗药物现在应该是比较多的,比如他汀类的药物,他汀类药物主要以降血清,肝脏,主动脉中的胆固醇及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主。比较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防治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然而,这种药物禁用于活动性肝病,或者不明原因的转氨酶持续升高,在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还有一些治疗药物还在临床试验阶段,主要针对胆固醇的产生机理,有一系列的药物。如果胆固醇水平不是特别的高,建议还是以饮食控制和加强锻炼为主,药物治疗应作为最后的治疗选择,因为药物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
语音时长 01:30

2020-01-14

59996次收听

02:50
胆固醇高的危害有哪些
胆固醇是血脂的一种,其他的血脂还包括: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胆固醇高一般叫高脂血症,这种危害这在临床上是最为常见的,叫这种代谢综合征。它的危害首先是对对总血管的危害,可能导致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暴饮暴食高脂饮食体型偏胖者为高危人群,可能合并有冠心病;对肝脏的危害:引起脂肪肝,进而造成肝脏脂肪代谢异常;对胆囊的危害:影响胆汁分泌,引起胆固醇结晶在胆囊里面形成,胆囊胆固醇沉着进而形成结石,甚至引起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等;引起其他高代谢血症,如高血糖、高血压等。
胆固醇高吃什么药好
胆固醇高可以服用的药物是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这些药物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可以降低胆固醇的。当然胆固醇高的人群也可以多吃一些降低胆固醇的食物如香菇,玉米,冬瓜等都是不错的,而且平时多吃这些食物也可以预防胆固醇高发生。
胆固醇高的危害有哪些
现在人们吃的是五谷杂粮,所以免不了会得疾病。其中胆固醇高就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很多的患者对于这个疾病非常的恐惧,因为它会引起别的疾病,但是具体的危害又不是很确定,那么胆固醇高的危害有哪些?
“一分为二”看待胆固醇
“谈胆固醇色变”,是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朋友的真实心态。他们认为胆固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有百害而无一利”。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对胆固醇的看法,无论是血清胆固醇,还是膳食胆固醇,均应持“一分为二”的态度,客观评价胆固醇的“功”与“过”。
是否该限制饮食胆固醇的摄入
上世纪60年代,美国Framingham心脏研究首次通过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胆固醇血症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以我国人群为基础的研究显示,总胆固醇水平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呈连续正相关。从3.6mmol/L开始,随着总胆固醇水平的增高,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逐渐增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