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内膜炎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19-12-0257000次浏览

心内膜炎这种疾病可以采用一般的方法治疗,主要就是给予充足的热量供应和补充血容量,再就是要及时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严重者需要做手术治疗。另外还可以应用中医疗法,比如说三黄汤和地黄玄参膏。

心内膜炎这种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并不是很高,主要的发病原因就是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袭了心内膜,其中瓣膜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该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脏健康,还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患上其他的疾病,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心内膜炎怎么治疗?
  一、心内膜炎的一般治疗
  1.给予充足的热量供应

  如果患上了心内膜炎这种疾病,医护人员和家人应该要给予患者细心的护理,要让患者有充足的热量供应,可以适当的吃一些热量高的食物,但是不要暴饮暴食,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2.补充血容量
  心内膜炎的患者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进行补充血容量治疗,主要就是少量多次输新鲜的血液或者血浆,有必要的话可以输注丙种球蛋白。
  二、心内膜炎的药物治疗
  心内膜炎这种疾病是由细菌感染导致,因此需要及时的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用药的原则是早期联合用药,而且要确保用药剂量充足,并且尽量选择敏感的杀菌药,确保足够的疗程。如果致病菌不明确,可以先使用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和氨基苷类抗菌素,如果致病菌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建议将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如果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可以选用头孢菌素治疗。
  三、心内膜炎的手术治疗
  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心内膜炎,比如说因为瓣膜功能不全引起了中度或重度的心力衰竭,发生栓塞,经抗生素治疗无效等,需要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
  四、心内膜炎的中医治疗
  1.三黄汤

  用黄芩、黄连、黄柏配合生石膏加水煎煮,制成三黄汤来服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内膜炎的症状。
  2.地黄玄参膏
  准备适量的熟地黄、知母、当归、栀子、玄参、肉苁蓉、天冬等中药材,用麻油煎熬之后,再使用黄丹和铅粉各半收膏,并加入120克石膏搅拌均匀,贴在心前区部位,可以改善阴虚内热型心内膜炎的症状。

相关推荐

心内膜炎病因
引起心内膜炎的病因之一就是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如果心脏存在着结构性疾病,比如说瓣膜反流或者室间隔缺损等,很有可能会并发心内膜炎。皮肤以及粘膜感染也是诱发心内膜炎的常见因素之一,除此以外,患者的身体素质差也有可能会导致心内膜炎。
心内膜炎的预防方法
心脏疾病的种类有很多,心内膜炎是其中一种,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想要预防心内膜炎出现就要做好卫生工作,而且还应该预防用药,可以让疾病的出现几率降低,心内膜炎出现后就会引发全身性感染,心脏会出现不良的症状。
心内膜炎的类型有哪些
针对性的处理心内膜炎的问题,可以得到更好的作用,一般需要根据实际的类型来选择不同的抗生素应对方案,比较常见的类型有葡萄球菌性心内膜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肠球菌性心内膜炎也是比较容易遇到的一种情况,需要通过全面的检查之后,才能够明确患者的实际病情。
心内膜炎检查方法有哪些
心内膜炎可能会引起多种不同的危害,该疾病的症状具有多样性,容易与其他的某些疾病混淆,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血液检查和血培养检查,也需要做尿液检查和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和ct检查也有必要配合医生去做。
如何预防老年人心内膜炎
想要预防老年人心内膜炎,首先,老年患者在接受牙科检查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肌注链霉素和青霉素来防止链球菌性菌血症的出现;其次,老年患者接受一些胃肠道检查和手术等等的时候,也需要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格兰阴性杆菌的发生。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的应用和外科手术治疗两方面。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等,直接感染心脏瓣膜,形成病内膜,或者临近了大动脉内膜,并伴有赘生物的形成的炎症性反应,感染心内膜炎的治疗。抗生素的应用治疗心内膜是最重要的措施。选择抗生素要根据致病菌培养结果,或者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疗程要足够长,力求治愈。一般为4~6周,对临床高度怀疑本病,还需要培养访问阴性者,可凭经验按照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选用大剂量青霉素、氨基糖甙类药物治疗2周,同时做血培养和血清学检查,除外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引起的感染,若无效,改用其他杀菌药,如万古霉素和头孢菌素。感染心内膜炎复发时应再治疗,治疗过程适当延长。以下种情况也考虑手术治疗:一、瓣膜穿孔破裂、腱索断裂、发生难治性心力衰竭。二、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感染内科治疗不能控制。三、并发细菌性动脉破裂,或者四支大动脉栓塞。四、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感染性内膜炎,经系统治疗仍不能控制时,手术应该加强支持治疗和抗生素控制下尽早进行。
语音时长 01:32

2020-02-13

49967次收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