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防治骨质疏松这几点更重要

发布时间:2018-05-2958676次浏览

2017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主题是 “Love your bones - Protect your future”。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的定义: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常被认为是一种“静悄悄”的疾病,多数患者在发生骨折前没有任何疼痛或其他征兆。一旦发生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患者往往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易诱发多种感染、血栓和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终身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正因为骨质疏松是静悄悄的病,所以它的危害性更大;正因为是全身性疾病,所以它对人体的影响更多。在今天的世界骨质疏松日,我特别跟大家强调几点,需要注意!

正确认识很重要:随着公众对健康需求和健康素养的提升,对很多常见病的认识和理解逐年提高,目前大家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了解较多,但对骨质疏松了解偏少,重视程度不够,难以从全方位防治骨质疏松。

预防比治疗重要:从骨质疏松的定义看,是骨量的减少和骨细微结构的破坏所致,强化预防措施,强壮骨质,增加骨量,才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好措施。

女性比男性群体更要提前干预:男性的骨架和骨质量比女性大,横截面积也比女性大25%-30%左右,而女性为了追求骨感美,导致体内脂肪所剩无几。不少女性喜欢吃零食,生活中常偏食,这样往往不能均衡地摄取营养,会直接影响体内钙质的吸收,使骨密度降低而过早过多的出现骨质疏松。当然绝经期前后的内分泌激素调节也起到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

良好生活习惯比吃药重要:多晒太阳、适量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定期接受骨质疏松检查等,远比发生骨质疏松后服用药物重要。

综合治疗比单一药物效果好:虽然补钙和运动是骨质疏松的基础治疗,但认为骨质疏松就是缺钙,只需要补充钙剂就可以了,这是错误的。因为钙只有在活性维生素D的作用下才能被骨骼有效的吸收和利用。所以充足但不过量的钙(成人每日约800-1000mg)和维生素D的摄入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措施。活动维生素D(骨化三醇):现代医学证明活性维生素D类药物既能防止钙流失,又能促进骨形成,有效缓解骨痛,降低骨折和再次骨折的发生率。2、双磷酸盐类:提升骨密度、降低骨转换,降低骨折发生率。3、降钙素:预防骨量丢失、增加骨量、降低骨折发生率。4、雌激素:作用于骨骼内雌激素受体,减少骨质流失,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5、其它:如中药治疗。

相关推荐

01:02
孕妇几个月开始喝奶粉最好
一般没有孕妇几个月开始喝奶粉最好的说法,在妊娠3个月左右开始喝奶粉比较好。奶粉是一种常见的牛、羊或者其他动物的乳汁为原料,经过各种工艺制成的粉末。添加了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补充营养、预防骨质疏松、美容的作用。所以喝奶粉有助于身体健康,妊娠3个月时,胎儿对于营养摄入的要求较高,孕妇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满足胎儿发育需求,所以此时可以喝奶粉。因此,孕妇妊娠3个月左右开始喝奶粉比较好,可以满足胎儿和自身的营养需求。由于奶粉的营养成分较为丰富,所以日常需要注意适量喝,避免过量导致营养过剩,影响胎儿以及孕妇的体重,可能会带来身体负担,不利于自然分娩。
03:32
适合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简单运动
适合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简单运动:1、深呼吸和挺胸运动坐在椅子上,挺直腰背注视前方,挺胸深呼吸,这时双臂最好同时做伸展动作。按照手臂向上、向下、向两侧伸展的角度,从不同方向拉伸胸部周围肌肉。每个动作保持10秒,同1个动作重复10次。2、靠墙深蹲运动在距离墙面一脚远处背靠墙站立,双脚分开与肩膀同宽,逐渐向前,将肩部、手掌、背部、臀部贴于墙面。抬起下颌,尽量将头贴于墙面,腹部用力,膝关节弯曲30度左右,然后恢复到最初的姿势,重复10次。3、分别抬起足尖和足跟部握住椅背站立,背部和膝关节保持伸直,抬起足跟部保持几秒放下,再抬起足尖保持几秒放下,重复10次。动作熟练后,为了进一步锻炼平衡感,可以试着在不扶、椅子的情况下重复以上动作。4、髋关节外展强化运动伸直腰部和膝关节,一只手握住椅背站立,另一只手放于腰侧,抬起同一侧腿,再恢复到最初姿势,重复10次,交换进行。如果不能保持站立,可选择侧卧完成。5、俯卧抬腿以自然的姿势俯卧,可以在腹部等处垫上毛巾或软枕,以便更舒适的进行锻炼。稍微弯曲一侧膝关节,将大腿抬起,完全使用腿部力量,脚不要用力,然后放下腿部,重复10次,换另一侧腿,重复该动作。运动过程中如果感到腰痛,需立即停止。
骨质破坏一定是不是肿瘤
不一定,肿瘤可以是引起骨质破坏的原因之一,但是引起骨质破坏还有其他的很多因素。且不说外伤肯定是可以,外伤骨折以后造成的骨头有破坏,但是外伤以后骨折以后一般来说好区别,病人并不关心这一块。主要是关心连续性的并没有骨折的骨质破坏,是不是肿瘤,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病人非常关心。造成骨质破坏,非肿瘤的原因还有炎症,还有其他的比如严重的骨质疏松,还有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也可以造成局部的破坏,但是这破坏一般来说是整体的,不是局域的。局域的可能是肿瘤,也可能是炎症,就要区别这两种。还有一种是结核,比如说结核也会造成局部的骨质破坏,这是临床医生也是非常想跟肿瘤鉴别的,因为肿瘤确确实实的容易跟结核都要发生混淆。但是肿瘤一般来说分原发和特发,原发的相对少一些,转移的相对多一些,这种转移的往往其他的部位,可能已经有了肿瘤了。另外一个,结核有些个是特殊的改变,比如说有死骨,有低烧,肿瘤多数没有死骨、没有低烧,都需要医生进行专业的判断。病人自己一定要把自己交给医生,不能够自己去动心思、瞎琢磨,给自己增加没有必要的无所谓的心理压力。
语音时长 01:44

2021-06-25

82540次收听

02:22
骨量减少能恢复正常吗
大部分的骨量减少可通过治疗恢复到正常水平。对于大部分骨量减少的病因,都可实现针对性的治疗,通过一定量的,又不是过于强烈的运动疗法,来刺激体内骨量再生,包括均衡的营养、补钙,并减少钙的流失,应用与激素内分泌相关的一些药物或其它治疗原发病的方法,都能有效的恢复骨量。但是,有些可通过康复、营养,能够完全恢复,但老年的退行性病变,包括绝经期的老年女性,该种骨量降低,虽然可通过一些药物,如补钙或调整内分泌,从而获得改善,但很难彻底恢复。
骨质疏松的运动疗法
相信大家对骨质疏松这种病并不陌生,该病属于一种老年性疾玻因为人到老年,骨质会变的相当的脆弱,生活中的一些轻微的磕碰,都会引起骨折,其实,这主要是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这种病对老年人的骨骼影响很大。下面介绍骨质疏松运动疗法
减少骨质疏松的危害
随着人的年龄增大,骨质流失,骨骼结构退化;某些疾并药物和毒物也会导致骨质疏松,重者易骨折,对此,可通过适当的营养、运动和治疗来预防。预防骨质疏松、减少骨质疏松的危害、早期预防骨质疏松、使患者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得到及时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骨质疏松对中老年人的危害的宣教应贯穿始终
骨质疏松如何确诊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最主要就是依赖于骨密度检查。骨密度检查的结果分为三个层次,如果骨密度检查的结果T值是在-1以上,提示骨量正常;T值在-1--2.5之间,认为骨量减少;T值<-2.5就称之为骨质疏松。但是骨质疏松的诊断绝对不是这么简单。除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之外,还有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就是由于其它各种原因,包括疾病以及药物等因素所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在确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之前,一定要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疾病排除。除了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之外,还需做实验室的其他检查,包括抽血化验患者的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总维生素D水平等反映骨代谢活性的指标,平片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骨质疏松。
语音时长 01:32

2020-08-18

54645次收听

骨质疏松饮食注意事项
骨质疏松饮食要保证摄入足够骨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食物、钙剂、维生素D。一、蛋白质是骨胶原,是骨质合成最基本的元素,因此摄入蛋白质食物要充足。若蛋白质摄入不够,骨营养流失更多。每天蛋白质食物建议在45g以上90g以下;二、维生素D。维生素D正常需量,尤其是老年人每天要达到600IU到800IU。已经有骨质疏松患者,建议每天800IU到1200IU之间;三、钙剂。在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的情况下,钙剂补充每天在600mg到900mg之间。中国人的习惯是350mg到450mg左右,还要再补充400mg到600mg的元素钙。元素钙,不能只看钙重量,要看钙含量;四、多吃含钙磷成分较高食物,如鱼虾、牛奶、乳制品等。注意尽量不要吸烟、不要喝酒,不要饮用过量咖啡和浓茶、碳酸饮料。
语音时长 02:00

2020-08-18

55495次收听

手腕骨质疏松怎么办
当手腕出现骨质疏松时,首先可以应用抑制骨吸收的药物、促进骨形成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辨证选穴进行艾灸治疗;其次要注意在平时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多晒太阳为身体补钙,缓解病情;另外,还要注意保护手腕,防止手腕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如何
想要预防骨质疏松,首先要注意适量运动,强健骨骼,增加骨量;其次要注意补充钙质,多吃高钙的食物,必要时服用钙剂补钙;还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有病及时治疗,避免长期应用导致骨流失的药物,必要时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预防等。
骨质疏松怎么办
骨质疏松患者需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日常饮食,并且要合理的使用药物。一、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抽烟、酗酒会影响到骨的代谢,所以应该戒烟戒酒。中老年人需多晒太阳,有利于促进钙的吸收,从而有利于骨的形成;二、改善日常饮食:要多补充含钙的食物,常见的如牛奶、虾皮等。还可以多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包括紫菜、海产品、豆制品等;三、合理使用药物:对于骨质疏松比较严重的患者,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相关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骨质疏松的情况加重。
语音时长 01:37

2020-01-07

58201次收听

骨质疏松的病因是什么
导致骨质疏松的病因非常多,从大的方面分为原发骨质疏松和继发骨质疏松。作为原发骨质疏松,比如妇女绝经之后,由于绝经之后,雌激素分泌水平急剧下降,就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形成。老年人也会逐渐的形成骨质疏松。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形成的原因,比如有内分泌的改变,常见的疾病有甲亢、甲状旁腺的功能亢进、糖尿病或者皮质醇增多症等。作为妊娠期的妇女和哺乳期的妇女,也非常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另外有一些患者长期的营养不良,摄入的食物含钙量不足或者维生素D3的摄入量也不足,都会引发骨质疏松。骨科比较常见的患者,骨质疏松的病因是由于废用导致的,就是由于骨折之后不能够负重活动,患肢需要固定从而长时间的骨质废用,引发骨质疏松。因此罹患骨质疏松后应该避免负重、剧烈运动,防止骨折的发生,尤其是老年患者骨折的发生率更高。
语音时长 01:20

2019-12-10

56187次收听

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患上了骨质疏松及时治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具体的治疗方法,骨质疏松的治疗,可以先从饮食开始,合理的膳食,有助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患上了骨质疏松,还需要依靠运动来增加骨量,爬山还有跳舞都比较合适;还有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都是治疗的主要方式。
02:22
骨质疏松的症状表现
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身长缩短、驼背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01:57
骨质疏松的原因
因为一些原因如年龄或激素水平改变,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运用了一些药物或钙磷的代谢,维生素D水平不足等,这些原因都会使骨流失加快,发生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它是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主要见于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正常成熟骨的建立是一个骨重建的过程,30岁之前,骨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30岁左右要达到一个峰值骨量。30岁到50岁,骨形成和骨破坏在一个动态平衡的范围,50岁以后骨破坏增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