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的食疗

发布时间:2018-06-2762701次浏览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制定的《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是指导糖尿病医生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南之一,每年更新和修改,且一贯重视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管理。在2018年版中,ADA给出了详细的生活方式管理建议,包括饮食营养、运动等几个方面。

1.推荐所有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由注册营养师制定的个体化的医学营养治疗——这个在中国落实最差,一是没有那么多靠谱营养师,二是有营养师也没有病人去找。

2.健康素养或计算能力有限、年龄较大、容易发生低血糖的没有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采用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强化血糖控制和体重管理,强调份数控制和选择健康食物——连年轻的中国病人也很难进行份数控制和选择健康食物。

3.因为糖尿病营养治疗可以节省花费B并可改善结局(如降低A1C)A,医学营养治疗应该由保险公司及其他支付者充分支付——这在中国是做梦。

4.通过生活方式改变联合限制能量摄入,中等程度减轻体重(>5%)对超重或肥胖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有糖尿病风险的个体有益。推荐减轻体重的干预项目——肥胖糖尿病患者必须减肥(>5%),否则就是治疗失败,这一点在中国还不是共识。

5.所有糖尿病患者并没有一个理想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热量来源比例;所以宏量营养素的分配应根据总热量摄入和代谢控制目标进行个体化评估——碳水化合物可以多一点,也可以少一点,这取决于总热量以及病情治疗需要。

6.建议碳水化合物来自于蔬菜、水果、豆类、全谷类和奶制品,特别是纤维较高和糖负荷(GL)较低的食物,而非其他碳水化合物来源(包括精制谷物),尤其那些加糖食品(如饮料等)——经常有人傻傻分不清“主食”与“碳水化合物”的关系,以为两者是一回事。

7.对于每天应用固定胰岛素剂量的患者,保持稳定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时间和量可以改善血糖控制,减少低血糖风险。对于处方灵活使用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教育使用碳水化合物计算,有些情况下估计脂肪和蛋白质的克数,以决定餐时胰岛素的剂量,能够改善血糖控制——使用胰岛素之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计算变得非常重要,很多人不知道这一点,影响了胰岛素的疗效。

8.糖尿病患者或有糖尿病风险的患者,应该避免含糖饮料的摄入,以控制体重和减少心血管病及脂肪肝的风险,而且应减少含蔗糖食物,以更健康营养丰富的食物代替——这个建议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能遵循。

9.2型糖尿病患者摄入蛋白质似乎能增加胰岛素应答,但不升高血糖浓度。所以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物不应用于治疗或预防低血糖——高蛋白食物升高餐后血糖的作用很弱。

10.目前的证据不足以建议糖尿病患者理想的脂肪总摄入量;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地中海式饮食结构可能对血糖控制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有益,可以推荐为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结构有效替代之一——地中海饮食结构与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饮食结构相差十万八千里。

11.许多饮食方式对于管理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是合适的——糖尿病患者并不是一定要遵循唯一的平衡膳食模式,也可以选择其他膳食模式。

12.推荐富含长链ω-3脂肪酸,如富含脂肪的鱼类(EPA和DHA)及坚果和种子(ALA)的食物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然而证据不支持补充ω-3脂肪酸的有益用——不用吃鱼油补充剂。

13.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对不缺乏的患者饮食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中草药或香料,而且长期摄入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不用补充维生素或保健品,除非有明确的缺乏指征。

14.如果成年糖尿病患者选择饮酒,建议饮酒量应适度(成年女性每天≤1份,成年男性每天≤2份)——1份是指14克酒精。

15.饮酒可能增加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风险,尤其是应用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保证使患者如何识别和知晓治疗迟发低血糖的教育——饮酒可以降低酒后血糖,但这不是治疗,而是风险。

16.推荐普通人群减少钠摄入至

相关推荐

02:11
津力达颗粒需要长期吃吗
对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津力达颗粒需要长期服用,以持续改善口渴、口干、乏力、便秘等症状,并更好的控制血脂,防治并发症。津力达颗粒是中成药,由人参、麸炒苍术、黄精、苦参、麦冬等多味中药组成,不仅益气养阴、健脾运津,还能滋养阴液,改善脾功能,进而调节血糖平衡。中医理论认为,脾主运化,能够作用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转化,从而调节血糖的平衡。津力达颗粒是以“脾”论治的创新药,通过改善胰岛功能,减少胰岛素抵抗,从而实现血糖的平稳控制。除了持续改善糖尿病引起的口渴、口干、乏力、便秘等症状,还可平稳调节血脂,降低体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临床研究证实,津力达颗粒药安全性较高,可长期使用。当基础降糖药控糖效果不佳时,可以联合使用津力达颗粒,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及血脂。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以低糖、低脂的食物为主,如荞麦、燕麦、黄瓜等,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体育运动,定期测量血糖,以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
体检空腹血糖6.21算不算糖尿病
体检空腹血糖6.21属于高血糖,不一定可以诊断为糖尿病。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应该在3.9到6.1mmol/L,如果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称为高血糖,需要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查,如果多次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有些糖尿病患者首先表现为餐后血糖的升高,空腹血糖还在正常范围之内。如果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两小时的血糖在7.8~11.1mmol/L,空腹血糖6.21,那么就诊断为糖耐量异常,属于糖尿病前期的一种。无论是患者出现糖尿病前期还是糖尿病,都需要控制饮食,还要适当的运动来调整血糖。
语音时长 01:22

2022-06-20

13811次收听

黑米糖尿病能吃吗
黑米糖分不高,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的,但是需要适当,避免摄入过多,否则也会导致血糖升高。黑米属于常见的食物,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比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磷、钾、镁等矿物质。同时黑米中的糖分并不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吃,但是需要适量食用。黑米不仅可以为患者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同时也不会导致血糖明显升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食物都不能过度摄入,如果有暴饮暴食习惯或者大量摄入黑米,都会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疾病的控制,可能会导致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危及身体健康。对于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保证膳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适当运动,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不可以自行停药或减少药量,定期监测血糖。
语音时长 01:22

2022-06-10

15463次收听

03:09
餐后2个小时血糖值标准是多少
餐后两小时是指进餐的第一口到整两个小时所测得的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范围是3.9到7.8mmol/l之间。一般小于7.8mmol/l是正常的范围,大于等于11.1mmol/l则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对于正常人,7.8到11.1mmol/l之间称之为糖耐量异常。对于妊娠期妇女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正常范围是3.9到6.7mmol/l之间,6.7mmol/l以下才称之为正常血糖,大于等于8.5mmol/l是糖尿病。
03:31
胰岛素注射副作用
胰岛素作为治疗糖尿病常用的降糖药物,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低血糖,这是胰岛素使用之后,最容易出现的副作用。低血糖典型的症状包括,饥饿、心慌、出汗,或者不典型表现为乏力、头晕,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导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第二方面就是过敏反应,少数病人有过敏反应,当然极个别的现象也有像过敏性休克。第三就是皮下脂肪萎缩,或者是增生。第四胰岛素性水肿,对症处理或者大部分患者能自行缓解。第五就是屈光失常。第六体重增加。
02:14
血糖仪测空腹血糖5.4正常吗
应该说是正常的,只要血糖仪没什么问题。正常人空腹血糖,我说的是静脉血,我们国家是规定是在6.1mmol/L以下,世界卫生组织也是6.1mmol/L,但是美国用的指标是5.6mmol/L,是这么一个不同的标准。用血糖仪测定的空腹血糖,5.4mmol/L一般会说正常,因为血糖仪测定的血糖,大概这个和静脉血比有15%,最高不超过15%的误差,所以5.4mmol/L,再加15%也不会太高。但是用美国标准来判断,可能测出来这个结果值,5.6mmol/L就算高了,要看用什么标准。
糖尿病如何进行营养治疗
糖尿病营养治疗方法包括控制脂肪摄入、摄入适量蛋白质、菜肴少油少盐、低钠高纤维素饮食、进餐定时定量。第一、建议用植物油,每日食用量要控制在25~30克;烹调时建议低温烹调,如蒸、煮、炖的烹调方式,尽量避免煎炸炒等高温烹调;烹调时热锅凉油,避免反复油炸。第二、蛋白质每日供给的能量占总能量的15%~20%,成年人可以按照每千克1.0~1.2克供给。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主要动物性食物和优质豆类蛋白,每天建议适量摄入鱼、禽、蛋、瘦肉以及豆类食品,蛋白质生物价值高,而且利用率高,非常易于人体吸收,建议每日优质蛋白的摄入占蛋白质总量的三分之一。第三、菜肴烹调多用蒸、煮、凉拌、涮、炖、卤等方式。烹调宜用植物油。第四、高钠饮食容易增加血容量,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第五、注意进食规律,一日至少进食三餐,而且要定时、定量,两餐之间要间隔四到五小时。
语音时长 01:40

2020-01-09

57635次收听

中医降血糖的效果好吗
目前中医降血糖最常被引用的方法就是中药疗法,经常被应用的中草药有蒲公英以及黄连等。除此以外,也可以考虑采用针灸疗法以及按摩疗法等辅助治疗方法。所以总体来说中医降血糖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但需要注意这些项血糖的方法见效都比较缓慢,所以需要长时间坚持才能够有效。
糖尿病的运动注意事项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坚持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控制血糖,不过,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足等疾病的患者是不宜运动的。在运动之前,患者应检测血糖,补充适量水分,积极热身,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如果运动时出现不适,应停止运动,必要时就医治疗。
糖尿病应该吃什么药
糖尿病的治疗药物种类比较多。包括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胰岛素。每一种降糖药物的机制是不同的。我们在给糖尿病患者选择用药的时候,需要遵循个体化的原则。不同的患者,我们要选用不同降糖机制的药物。1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治疗为主,可以联合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2型糖尿病,我们的选择就比较多样化。根据指南的推荐,我们选择药物的原则是单联、二联、三联以及多次胰岛素注射。2型糖尿病,如果是偏胖的患者,胰岛素抵抗比较重,我们在选择用药的时候,需要选择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如果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已经很差,我们需要选择以胰岛素为主的用药方案。
语音时长 01:41

2019-12-10

55445次收听

01:29
孕妇糖尿病的危害
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现在越来越高。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取决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病情较重或血糖控制不良者,对母儿影响极大,母、儿近、远期并发症较严重。对于孕妇,主要可以引起早产、流产,还可以引起孕期的高血压、引起巨大儿,导致孕妇难产、流产、早产。另外还可以引起羊水增多等不良妊娠结局。对胎儿的影响,是可以引起胎儿发育异常,引起胎儿畸形发生率的增加,引起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发生率升高。
儿童糖尿病能治愈吗
儿童糖尿病,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1型糖尿病,这种是无法治愈的。因为这时候儿童的胰岛功能基本上都被破坏了,患者需要终身用胰岛素,无法治愈。另外还有一种情况,现在儿童肥胖的、超重的很多,如果有家族糖尿病史,带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这些肥胖的儿童可能会患有2型糖尿病,也不能完全治愈。但是通过一些饮食运动,甚至用一些药物,可以把血糖给控制好,甚至将血糖控制到正常。但还是不能治愈。总之,糖尿病,包括儿童糖尿病,到现在为止多数不能治愈。
语音时长 01:21

2019-06-11

54278次收听

糖尿病眼病怎么治疗
糖尿病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眼部疾病,如角膜溃疡、青光眼、玻璃体积血等,最常见的眼部疾病就是白内障,出现白内障后对视力影响相当大,所以要去医院及时的采取治疗,而且在平时还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避免病情加重。
糖尿病的形成和诱因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病,得了糖尿病就相当于被判了终生监禁。你需要终生监测血糖,终生服药,甚至终生注射胰岛素。全世界每年糖尿病有700余万新增病例,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8亿。
影响糖尿病血糖生成指数的因素
影响糖尿病血糖生成指数大小的因素有很多,如食物的种类、生熟程度、加工方法等。首先,食物种类不同,血糖生成指数也各异。如豆类食品一般比谷、薯类食品的血糖生成指数低;谷类食品中,大麦、荞麦、黑米等较小麦的血糖生成指数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