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浅析诊断丙肝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0-12-1027408次浏览

丙肝被称为“慢性杀手”,这是有原因的,很多患有丙肝的人都不会重视该病,认为自己只是会成为病毒携带体,不会危害到大家的生命,于是丙肝病毒在患者体内肆无忌惮的破坏肝脏细胞,短期内不会有任何不适,但时间久了,肝脏功能就会减弱,严重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当人们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小编认为大家掌握诊断丙肝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解析丙肝的鉴别诊断方法

肝病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生活中有些人因为工作或者是个人喜好,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合理,时间久了就会得到肝病的光顾,而丙肝就是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肝病,很多人好奇丙肝的鉴别诊断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1 诊断标准

1、 流行病学史

1、曾接受过血液、血液制品或其他人体组织、细胞成分治疗或器官移植。

2、 有血液透析史、不洁注射史,或其他消毒不严格的有创 检查、治疗史,有静脉注射史。

3、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回输者。

4、与 HCV 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 HCV 感染者(母亲) 所生的婴儿

2、 临床表现

1、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1、 病程在6 个月以内,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 部疼痛或不适等。

2、可有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伴低 热或出现黄疸

3、 部分患者可有关节疼痛等肝外表现发热。

4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2、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1、 病程在 6 个月内,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 疼痛或不适等。

2 、部分患者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蛛痣及轻度肝、脾肿大。

3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3 、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1 、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区疼痛或不适等。

2 、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腹壁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

3、 失代偿期患者可有腹水、肝性脑病及消化道出血史。

3 、实验室检查

1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有血清 ALT、 AST 升高,部分病例 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部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亦可有 ALT、AST 升高。

2 、血清抗-HCV 阳性

3 、血清 HCV RNA 阳性.

4、组织病理学检查

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可有小叶内及汇管区炎症等多种病变,其组织学特征包括;

a)单核细胞增多症样变,即单个核细胞浸瑞于肝窦中,形成串 珠状;

解析丙肝的鉴别诊断方法

b)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

c)胆管损伤伴汇管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甚至淋巴滤泡形成;

d)常见界面性炎症。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丙型肝组织中常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界面炎、管区淋巴浸润甚至 淋巴滤泡形成、胆管损伤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小叶内肝细胞脂 肪变性、库普弗细胞或淋巴细胞聚集

3、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例改变的基础上出现肝纤维化 及小叶结构的改变,即假小叶形成。

5、影像学检查 

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B超、CT或MRI可显示肝脾轻度肿大。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B超、CT或MRI可显示肝实质不均匀,可见肝脏或脾脏轻度肿大。

3、丙型病毒性肝硬化 B超、CT或MRI可显示肝脏边缘不光滑甚至呈锯齿状肝实质 不均匀甚至呈结节状,门静脉增宽,脾脏增大。

2诊断原则

依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实验结果进行初步 诊断,确诊丙型病毒性肝炎须依据HCV RNA检测。区分急性、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及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须根据明确的 暴露时间、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综上所述就是关于丙肝的诊断介绍,相信通过上面的阅读,大家一定会更加了解肝病的病因,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大家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丙肝病毒的检测,如果检测到体内有丙肝病毒,小编建议大家要及时住院治疗,不要等到结果已成定局时再心急,为了让大家能够及时发现自己患有该病,小编向大家介绍了该病发作的相关症状,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相关推荐

丙肝会不会导致食欲减退
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以后,主要进入的是肝脏,肝脏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所以一般有些感染丙肝病毒的这些患者,会出现一些食欲下降的表现。包括有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甚至厌油,或者说会出现乏力,这都是丙肝病毒感染以后的症状。感染丙肝病毒以后需要到正规的医院去检测血液里面的丙肝抗体,丙肝的病毒定量,来看一下到底有没有感染丙肝,还要进行影像学的检查,了解现在处于丙型肝炎的哪一个阶段,是到了炎症阶段,肝硬化阶段还是发生了肝癌,所以丙肝病毒的引起的这种食欲下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一定要引起患者的重视。
语音时长 01:03

2021-12-30

72328次收听

01:53
丙肝能母乳喂养吗
丙肝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和性传播。一般乳汁里面丙肝病毒的含量基本上是没有的,理论上通过母乳喂养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一点,孩子在喂养母乳的过程中,如果有咬吮乳头的行为,那么丙肝母亲的血液就有可能会进入到婴儿的体内造成传染。所以说丙肝的母亲是可以母乳喂养,但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婴儿损伤乳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丙肝的母亲可以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这样的话出现乳头损伤的几率会更小一些,对婴儿会更安全一点。
01:44
丙肝怎么才能检测出来
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以后,会采用两种办法检测。首先要检测丙肝病毒的抗体,这种检测方法比较简单快速一点,如果丙肝病毒的抗体是阳性,就代表有可能感染了丙肝病毒。进一步检测,血液里丙型肝炎病毒的定量和分型,如果我们能够检测到定量是阳性的,比如说体内的丙肝病毒是10的3次方,10的5次方,那么就代表体内确实是含有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总共有六型,我们会对体内的丙肝病毒进行分型,看它处于哪一型,不同的分型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
得了丙肝可以活多久
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是继乙肝后,又一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人一旦感染上丙肝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几率很大,因此患有丙肝可以活多久是很多患者和家属都很关心的话题。
丙肝应该是吃什么
得了丙肝后,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都会造成影响,因为丙肝是会传播的一种疾病,所以很多人都在工作方面遇到了问题,得了丙肝后要尽快进行治疗,但是除了进行专业的治疗,丙肝患者的饮食也要特别的注意,那么,得了丙肝应该是吃什么好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丙肝预防措施有哪些
丙肝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性极大,给人们的生活、工作还有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了解一些丙肝预防措施是很有必要的,那么预防丙肝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丙肝是怎么回事
丙型肝炎由丙肝病毒感染后引起肝脏炎症损伤,分为急性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丙肝症状:急性丙肝和慢性丙肝的症状都比较隐秘,患者偶尔感觉乏力不适,容易被忽略掉。一、急性丙型肝炎:事实上临床上看到的急性丙型肝炎相当少。因为急性丙型肝炎症状很轻微,很容易忽略,很容易错过急性期进入到慢性期,通过胃镜肠镜手术前筛查被偶然发现。典型的急性丙型肝炎,比如近期内大量输血,输血以后三到六个月出现肝功能异常,丙肝病毒抗体阳性,RNA阳性,考虑有急性丙型肝炎。往往被忽略掉,没有及时发现。二、慢性丙型肝炎:丙型肝炎在急性期没有能够及时发现,超过半年携带有病毒叫慢性丙型肝炎。病情进入到慢性肝炎阶段,病人症状更轻微更隐秘,偶尔感觉到乏力,但是大部分病人没有症状,而是通过术前检查被发现,从而得以确诊。
语音时长 01:57

2020-03-10

62432次收听

02:33
什么是丙肝病毒
丙肝病毒是从输血以后发生转氨酶升高肝脏炎症病人的血液当中分离出来的,本质是一个RNA病毒,可以引起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以后可以引起肝细胞的炎症,时间长了出现肝纤维化,逐渐进展为肝硬化,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最后还可能会出现癌变。丙型肝炎被称为沉默的疾病,早期丙型肝炎感染是没有临床症状的或症状很轻微。丙型肝炎病毒除了侵犯肝脏之外,还会引起肝外其它系统的表现,如自身免疫紊乱;血液系统疾病如冷球蛋白血症,合并肾功能损伤等,危害非常大。
慢性丙肝能治好吗
慢性丙肝能治好。丙型肝炎是感染了丙肝病毒引起来的肝脏病变。感染丙肝病毒,通过及时的积极的治疗,初期患者还是可以治愈的。选择新型的抗丙肝的病毒的药物或者是直接用抗病毒药物小分子药物。慢性丙肝发病率很高,治疗主要是通过干扰素的治疗。在饮食上多进食含优质的蛋白,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不宜多吃糖和高脂肪类的食物,不要喝酒,慢性丙肝的治疗,是干扰素的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直接抑制丙肝病毒复制,抑制肝脏炎症反应,激活体细胞功能,避免发展为肝癌肝硬化,采用新的免疫靶向治疗,采用中医治疗慢性丙肝,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中药来控制住病情的发展。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30

56536次收听

01:52
丙肝是什么病
丙肝,分为慢性丙型肝炎或急性丙型肝炎。丙肝指的慢性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所导致的肝炎。丙型肝炎是一种血液传播的疾病,通过输血、手术、拔牙、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等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性传播来进行传染。一般平时要注意预防,不要接触丙肝病人、接触血液的东西。丙肝的治疗,只要通过抗病毒积极的治疗,基本上大部分病人都能够治愈,治愈率基本上能保证在95%以上。所以慢性丙型肝炎目前只要不耽误,基本上都是可以治愈的。
丙型肝炎传染吗
丙型肝炎这种疾病的出现,往往是由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出现这种疾病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因为丙型肝炎是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的,通常是通过输血,针刺或者是吸毒等方法进行传播,对于丙型肝炎的患者朋友来说,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治疗,避免对健康造成威胁。
丙肝是否会传染
丙肝会传染。丙肝是传染性疾病,丙肝和乙型肝炎一样,也是传染性肝病,但丙肝和甲肝、戊肝不同的是丙型肝炎不通过消化道传染。丙肝传播途径有三个:第一个是血行传播。比如不规范的献血可能会造成感染;创伤性的治疗,像手术或外伤等造成的感染;及输血。第二个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途径。若母亲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其孩子很可能被感染,尤其在生产过程中很可能被感染。丙型肝炎与乙肝不同,丙型肝炎不像乙型肝炎有比较成熟针对性治疗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治疗效果非常好。丙型肝炎目前没有可用于临床疫苗,丙型肝炎母婴传播率是相对较高。第三个传播途径是性传播途径。性传播途径在国内并不少见,比如夫妻其中有一方是丙型肝炎,那另外一方很有可能会被感染。
语音时长 02:06

2019-09-12

65689次收听

01:45
丙肝的传播途径
丙肝的传播途径,第一个途径也是最多见的途径就是输血、献血方面的途径,比如像过去比较多见的混用血浆,叫做单采血,很早以前的一种献血的方式。血浆采完之后,所有的献血员为同一个血型,把他们的红细胞提取出来,然后把血浆混在一起再回输,这种传播的机会非常高。另外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有可能会感染。其它的像针灸,如果不是一次性的针灸器具,传染丙肝的机会也很高,其它像修脚也有可能。其它的途径像日常生活接触,很少会传播丙肝,夫妻之间也有可能,但是传播的机会都比较少。
丙肝窗口期多长时间
丙肝窗口期多长时间,是跟患者自身情况有关的。丙肝窗口期是指患者感染了丙肝病毒之后的一段时间,体内有丙肝病毒存在但无法检出丙肝病毒的抗体,在过程中医生不能确诊患者是否感染了丙肝。一般在做丙肝筛查时先筛查丙肝抗体,有了丙肝抗体以后才去筛查丙肝的RNA,而不会直接筛查丙肝的RNA。窗口期的存在就提示,有一些病人如果有血液传播或医源性传播,包括共用针头的吸毒史,一定要小心这类人群可能存在丙肝抗体阴性但有丙肝感染的可能。
语音时长 01:18

2018-09-29

59527次收听

丙肝患者如何服用奥比帕利和达塞布韦
奥比帕利和达塞布韦这两种药的服药时间有讲究:两药都需要与食物同服。因为食物可增加这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血药浓度,但对食物的种类、热卡和脂肪含量无特殊要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