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骨科 > 骨科学 > 颅骨骨瘤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狐臭一般建议挂皮肤科或普外科检查。狐臭可能与遗传因素、汗腺分泌异常、细菌感染、激素水平变化、不良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腋下异味、多汗、衣物染色等症状。
皮肤科是处理狐臭的常见科室,主要针对汗腺分泌异常和细菌感染引起的异味问题。医生可能通过问诊和体格检查判断病情,必要时会建议使用氯化铝溶液、乌洛托品溶液等外用药物抑制汗腺分泌或杀菌。若伴随皮肤炎症或感染,可能开具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对于顽固性狐臭,皮肤科医生也可能推荐激光治疗或微波治疗等物理干预手段。
普外科适合中重度狐臭患者或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主要通过手术方式解决。常见术式包括小切口汗腺刮除术、微创抽吸术等,通过破坏腋下大汗腺减少异味产生。手术前需评估患者健康状况,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和避免剧烈运动。普外科也可能联合皮肤科进行综合治疗,如术前药物控制或术后辅助物理治疗。
狐臭患者日常需保持腋下清洁干燥,选择透气衣物并定期更换,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若异味影响社交或伴随红肿疼痛,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遵医嘱用药或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过度使用止汗产品导致皮肤刺激。青少年患者因激素波动可能症状加重,家长需关注其心理疏导并协助规范治疗。
骨骨骺线闭合后通常不能再自然长高。骨骺线是骨骼生长的关键区域,闭合后骨骼纵向生长停止,身高增长也随之结束。但通过科学干预仍可优化体态和身高视觉效果。
骨骺线闭合是骨骼发育完成的标志,多数人在青春期结束后骨骨骺线逐渐闭合,此时长骨不再延长。女性骨骨骺线闭合年龄多在14-16岁,男性多在16-18岁,具体时间受遗传、营养、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闭合后通过运动、拉伸等方法虽无法真正增加骨长度,但可改善脊柱姿态,增强核心肌群支撑力,使身高视觉上提升1-3厘米。游泳、悬垂、瑜伽等运动能有效矫正含胸驼背,优化身体比例。
极少数情况下,垂体功能异常或激素分泌紊乱可能导致骨骨骺延迟闭合,此时需就医排查病理因素。若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医生可能建议在骨骨骺未完全闭合前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与禁忌症。对于已完全闭合者,骨科手术如肢体延长术存在较高风险,仅适用于严重肢体不等长等特殊情况。
建议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足量乳制品、豆类、绿叶蔬菜等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配合规律运动维持骨骼健康。避免盲目使用增高产品或保健品,部分产品可能非法添加激素成分。若对身高有强烈需求,可咨询专业医生评估个体情况,选择安全合理的改善方案。
良性乳腺结节手术通常适用于结节较大、生长迅速或存在恶变风险的情况,其利弊需结合个体病情评估。手术可消除病灶但可能伴随创伤风险,保守观察则需定期监测结节变化。
手术切除能彻底去除结节,降低未来恶变概率,尤其适用于影像学检查提示边界不清、血流丰富或伴有钙化等可疑特征的结节。术后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手术创伤可能导致乳房外形改变、局部瘢痕形成或短暂性疼痛,少数情况下出现血肿或感染。微创手术如真空辅助旋切术创伤较小,但可能无法完全清除较大结节。
非手术方式适用于体积小、生长缓慢且无恶性征象的结节,通过定期超声或钼靶检查监测变化。保守观察可避免手术风险,但患者可能因结节持续存在产生焦虑。部分结节可能受激素影响自行缩小,如孕激素相关性结节在绝经后萎缩。若随访期间结节体积增长超过一定比例或出现新发恶性特征,仍需考虑手术干预。
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创面出血,穿戴无钢圈内衣减少压迫。饮食宜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限制高雌激素食物如蜂王浆。定期复查乳腺超声评估恢复情况,若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术后体像焦虑,必要时可联合中医调理改善气血循环。
冠心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心悸、气短和乏力等。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疾病,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肥胖等因素引起。
胸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多表现为心前区压迫感或绞痛,可能放射至左肩、左臂或下颌。胸痛通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胸痛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通常伴随出汗、恶心等症状。若出现持续性胸痛,需警惕心肌梗死,建议立即就医。
胸闷表现为胸部沉重感或呼吸不畅,常与胸痛同时出现。胸闷可能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有关,通常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胸闷严重时可能伴随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检查。
心悸指心跳异常感,如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冠心病患者的心悸可能与心肌缺血引发心律失常有关,常见于活动后或夜间。心悸若伴随头晕或晕厥,需尽快就医,可能提示严重心律失常。
气短表现为呼吸费力或气息不足,尤其在活动时明显。冠心病患者的气短可能与心功能下降导致肺淤血有关,平卧时可能加重,坐起后缓解。若气短伴随咳嗽或咳粉红色泡沫痰,需警惕心力衰竭。
乏力是冠心病的常见非特异性症状,表现为体力下降或易疲劳。乏力可能与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全身缺氧有关,休息后难以完全缓解。若乏力持续加重,需就医评估心功能状态。
冠心病患者需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不适,应及时就医。
小儿肠炎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可通过补液治疗、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小儿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是小儿肠炎的常见原因,患儿可能出现水样便、低热、脱水等症状。治疗以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为主,严重时可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保护胃肠黏膜。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尿量及精神状态,避免脱水加重。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细菌感染可能导致黏液脓血便、高热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配合布拉氏酵母菌散调节肠道菌群。细菌性肠炎具有传染性,家长需做好患儿粪便消毒及手部清洁。
喂养过量、食物变质或突然更换奶粉可能引发非感染性肠炎,表现为腹胀、蛋花样便。建议暂停添加新辅食,母乳喂养者母亲需避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可少量多次喂食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减轻肠道负担。
牛奶蛋白、鸡蛋等食物过敏可能导致血丝便、皮疹等表现。需立即停用过敏食物,严重时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抗过敏。家长应记录饮食日记,逐步排查过敏原,必要时更换深度水解配方奶粉。
蓝氏贾第鞭毛虫、蛔虫等寄生虫感染可引起慢性腹泻、营养不良。确诊后需使用阿苯达唑颗粒驱虫,配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促进肠黏膜修复。注意餐具煮沸消毒,避免重复感染。
患儿应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红臀。饮食遵循由稀到稠、由少到多原则,优先选择粥类、软面条等易消化食物。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尿量减少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婴幼儿专用益生菌,帮助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