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骨科 > 骨科学 > 骨质增生
首页上一页34567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10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排卵期通常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月经周期为28天的女性可能在15号左右排卵,实际时间受到月经周期长度、激素水平、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月经周期规律者可通过推算下次月经日期减14天估算排卵日,周期不规律者需结合其他方法判断。
排卵前黄体生成素会急剧升高,通过排卵试纸检测尿液中激素变化可辅助判断排卵时间。
排卵后基础体温会上升0.3-0.5摄氏度,持续测量晨起体温可发现排卵后体温变化规律。
排卵期宫颈黏液量增多且呈蛋清样拉丝状,观察分泌物变化有助于判断排卵时间。
建议记录3个月以上月经周期,结合多种方法综合判断排卵期,备孕女性可在此期间增加同房频率。
幼儿白血病早期症状主要有发热、贫血、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这些症状可能逐渐出现,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约半数患儿以反复低热为首发表现,体温波动在37.5-38.5℃之间,与正常感染性发热不同,抗生素治疗通常无效。建议家长记录体温变化规律。
面色苍白是最早出现的体征,伴随活动后气促、食欲减退。血常规检查可见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家长需注意孩子有无异常疲乏表现。
常见鼻出血、牙龈渗血或皮肤瘀点,轻微碰撞后容易出现皮下淤青。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不明原因出血时,应及时检查凝血功能。
颈部、腋下等部位可能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直径多超过1厘米,质地偏硬且增长较快。家长给孩子洗澡时可定期触诊检查。
幼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建议及时进行血常规和骨髓穿刺检查。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饮食营养均衡,减少感染风险。
来月经右侧小腹痛可能与原发性痛经、盆腔炎、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药物缓解、抗感染治疗、手术等方式干预。
月经期前列腺素分泌增多导致子宫收缩,可能放射至右侧腹部。建议热敷下腹部,遵医嘱使用布洛芬、酮洛芬或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
可能与细菌上行感染有关,常伴有异常分泌物或发热。需进行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配合甲硝唑抗厌氧菌感染。
黄体囊肿或子宫内膜样囊肿在月经期可能发生扭转或破裂,突发剧痛需急诊处理。超声确诊后可行囊肿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
异位内膜组织侵犯右侧卵巢或韧带,月经期病灶出血刺激腹膜。长期管理需使用地诺孕素、戈舍瑞林等药物抑制内膜生长。
经期避免剧烈运动,适量饮用姜茶或热牛奶缓解不适,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呕吐需及时妇科就诊。
急性子宫内膜炎可能由分娩感染、宫腔操作损伤、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感染、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等原因引起。
产后恶露滞留或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细菌上行感染,表现为发热、下腹痛及异常分泌物,需使用头孢曲松、甲硝唑等抗生素治疗。
人工流产、诊刮等手术破坏子宫内膜屏障,易引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感染,伴随出血增多,可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抗感染。
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通过性接触侵入子宫内膜,典型症状为脓性分泌物和性交痛,推荐多西环素联合头孢克肟进行针对性治疗。
盆腔炎或输卵管炎扩散至子宫内膜,常见持续下腹坠痛,需完善病原学检查后选择敏感抗生素如莫西沙星,严重者需静脉给药。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并保持会阴清洁,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高热患者需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孕晚期正常白带呈乳白色或透明状,质地稀薄或粘稠,无明显异味。白带变化主要与激素水平升高、宫颈黏液分泌增加、阴道菌群平衡、生理性防御机制增强等因素有关。
乳白色或透明色为健康状态,若出现黄绿色、灰白色或血性分泌物需警惕感染或产兆。
稀薄如蛋清或粘稠似浆糊均属正常,伴随拉丝现象提示雌激素作用,出现豆腐渣样或泡沫状需排查霉菌或滴虫感染。
正常为轻微腥味或无味,鱼腥味或腐臭味可能提示细菌性阴道病,建议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
较非孕期增多2-3倍属生理现象,若每小时浸透护垫或伴随会阴瘙痒需就医。
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使用碱性洗剂。出现异常分泌物时禁止自行用药,应及时完成胎心监护及白带常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