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退热药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退热栓等,需根据年龄、体重及发热原因遵医嘱使用。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适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退热作用。该药对胃肠刺激较小,但肝功能异常者慎用。常见适应证包括感冒、疫苗接种后引起的发热,退热效果可持续4-6小时。使用前需摇匀,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同服。
布洛芬混悬滴剂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具有抗炎、镇痛、退热三重作用。对于高热超过39℃或伴有炎症反应的发热效果较好,但可能引起轻微胃肠不适。用药间隔需保持6-8小时,脱水患儿使用前需补足体液。蚕豆病患儿应避免使用。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为复方制剂,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适用于1岁以上儿童感冒伴发的低热。除退热外还能缓解鼻塞、流涕症状,但不宜长期连续使用超过3天。服药期间避免同时服用其他解热镇痛药,哮喘患儿需谨慎使用。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为中成药,含柴胡、桂枝等成分,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38.5℃以下发热。该药通过发汗解表退热,起效较西药缓慢但作用温和。服药后需适当饮水助汗,体温超过38.5℃或持续发热应配合物理降温。糖尿病患儿需注意含糖剂型。
小儿退热栓为对乙酰氨基酚直肠给药剂型,适用于呕吐或拒服药物的患儿。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起效,避免首过效应,但吸收速度较口服制剂慢。使用前需润滑栓剂,插入深度约2-3厘米。腹泻患儿不宜使用,24小时内使用不超过4次。
儿童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穿着轻薄透气的棉质衣物,体温上升期避免使用酒精擦浴。适当增加温水摄入量,6个月以下婴儿继续母乳喂养。观察患儿精神状态、饮水量及排尿情况,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抽搐、皮疹或意识改变,应立即就医。退热药仅对症处理,反复发热超过3天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时,需完善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