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时不建议喝牛奶。牛奶可能加重腹泻症状,主要原因包括乳糖不耐受、肠道炎症反应、感染性腹泻加重、消化功能紊乱等。
多数成年人肠道乳糖酶活性不足,未消化的乳糖会加重渗透性腹泻。建议选择无乳糖配方奶或发酵乳制品,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口服补液盐。
急性肠炎期间肠黏膜受损,牛奶蛋白可能诱发过敏反应。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细菌性感染可用诺氟沙星,病毒性腹泻可用利巴韦林,同时配合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
致病微生物繁殖时摄入牛奶可能提供营养基质。需明确感染源后用药,细菌性腹泻可用左氧氟沙星,寄生虫感染可用甲硝唑,配合益生菌调节菌群。
腹泻时胃肠动力异常,高脂牛奶难以消化。建议暂时禁食后逐步过渡到米汤等低脂流食,可遵医嘱使用胰酶肠溶胶囊、复方消化酶胶囊帮助消化。
腹泻期间应选择低渣、低脂、低乳糖饮食,少量多次补充电解质水,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发热便血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