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结核性心包炎可通过抗结核治疗、心包穿刺引流、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结核性心包炎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系统低下、合并其他结核病灶、治疗延误等原因引起。
1、抗结核治疗
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一线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需全程规律用药6-9个月。治疗期间监测肝功能,避免药物性肝损伤。
2、心包穿刺引流
对心包积液量较大或出现心脏压塞症状者,需紧急穿刺抽液缓解压迫。操作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必要时留置引流管。
3、糖皮质激素辅助
泼尼松等药物可减少心包粘连,适用于渗出性心包炎早期。需与抗结核药联用,疗程4-8周后逐渐减量。
4、手术治疗
对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需行心包切除术解除心脏束缚。术前需充分控制结核活动,术后继续完成抗结核疗程。
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疗效,出现气促或下肢水肿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