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症

|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海泉
王海泉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常见并发症如下:第一,慢性的呼吸衰竭,常在该病急性加重时发生,症状可明显加重,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具有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的临床表现。第二,自发性的气胸患者如出现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伴有明显的口唇发干,患侧肺部叩诊为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可考虑自发性的气胸。第三,慢性肺源性的心脏病,由于慢阻肺患者可引起肺血管床减少及缺氧,导致肺动脉痉挛血管重塑,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导致右心功能不全,引起慢性肺源性的心脏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左肺上野片状高密度影是什么病?

左肺上野片状高密度影可能提示炎症、肿瘤、结核或纤维化等疾病,应尽快就医确定具体病因。此影像数据常通过CT或X光检查发现,需要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以及进一步影像学诊断来明确原因。 1、炎症性病变 左肺上野出现片状高密度影最常见的原因是肺部炎症,如肺炎或肺不张。炎症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咳嗽、痰液增多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 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治疗细菌感染。 进行雾化吸入处理减轻气道炎症。 补充水分、保持休息,促进恢复。 2、肿瘤或结节 片状高密度影有时可能提示肺部肿瘤,如良性结节炎性肉芽肿或恶性肿瘤肺癌。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可能伴有长期咳嗽、胸痛、消瘦等表现。治疗方案包括: 若为良性结节,通常建议定期复查,以观察是否存在进展。 如果诊断为恶性肿瘤,早期可能采用手术切除如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辅助放化疗如顺铂-多西他赛联合化疗方案可能适用于晚期患者。 3、结核感染 肺结核是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多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影像学上可见高密度斑片或空洞形成,并伴有长期咳嗽、低热、盗汗症状。处理方法包括: 服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疗程通常需6-9个月。 定期复查,注意药物副作用,如肝功能异常。 4、纤维化或尘肺病 长期接触粉尘、有害气体可能导致肺纤维化,形成片状高密度影,往往伴有慢性咳嗽、呼吸困难。建议的治疗包括: 避免继续接触有害环境,佩戴防护用具。 对症改善呼吸困难例如吸入支气管扩张剂。 必要时应用抗纤维化药物,如吡非尼酮。 左肺上野片状高密度影可能涉及多种疾病,部分危及生命的可能性较高,建议及时就医,结合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以获得及时、合理的治疗方案。持续关注个人呼吸道健康,戒烟、规律体检有助于预防或早期发现相关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