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胰腺炎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恢复进度决定什么时候可以正常吃东西,通常需等到症状缓解、炎症消退且胰腺功能逐步恢复后,方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期间分阶段进行饮食调整以减少胰腺负担,防止复发。
1、禁食与静脉营养支持阶段
急性胰腺炎发作初期,通常需要完全禁食,以避免刺激胰腺分泌消化酶,加剧炎症。此时患者通常采用静脉营养输液方式来维持必需的能量和营养摄入。这一阶段通常持续几天至一周,具体时间根据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而定。
2、过渡到流质饮食阶段
在症状缓解后,医生通常会建议逐步引入清淡的流质饮食,例如米汤、清汤等。这一阶段需要避免脂肪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降低胰腺分泌代谢负担。每次进食量应从少量开始,并逐渐增加,以观察胰腺的耐受情况。如果无明显腹痛和恶化迹象,可继续过渡至软质饮食阶段。
3、软质饮食与正常饮食恢复阶段
当胰腺功能明显恢复后,可开始逐步引入脂肪含量低、纤维丰富、易消化的半固体食物,如蒸蛋、白粥、煮熟的蔬菜等。这一阶段仍需避免油炸、高糖和刺激性食物。最终,在经过数周至数月的饮食过渡后,胰腺无复发症状且复查正常时,才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但即便是正常饮食,依旧需长期避免过量油脂、高糖分刺激食物,以预防胰腺炎再次发作。
胰腺炎康复期间饮食调整极为重要,切忌擅自恢复正常饮食。应遵循密切监测自己的恢复情况,合理规划饮食,逐步提高胰腺对食物的耐受性,避免病情反复。同时,饮食规律、保持低脂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胰腺炎复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