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彭玉平
彭玉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主任医师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急性肾损伤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需要及早发现并积极处理。患者应定期随访,注意症状变化,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针对性治疗。
1、感染风险增加
老年人患肾病综合征时,体内免疫球蛋白的丢失往往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容易发生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腹膜炎等。预防和处理感染的关键在于提高免疫力和控制感染源。可以通过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来减少感染风险;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或尿频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明确感染类型后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2、血栓和栓塞的风险
由于肾病综合征导致低蛋白血症和高凝状态,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血栓和栓塞问题。常见的部位包括下肢静脉、肺动脉等,可能引起腿部肿胀、呼吸困难等症状。预防血栓可以通过低剂量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或低分子肝素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避免久坐不动并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已出现的血栓通常需使用抗凝剂或溶栓治疗。
3、急性肾损伤
老年人肾功能本身较为脆弱,肾病综合征进一步加剧肾脏负担,特别是在感染、脱水或药物毒性等应激状态下,容易诱发急性肾损伤。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规律的饮水量、避免使用伤肾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并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和尿素氮。一旦出现尿量显著减少、身体浮肿明显加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处理,通过补液或透析等方式改善肾功能。
4、电解质和代谢紊乱
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能因长期蛋白质丢失和利尿剂使用,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或代谢问题如高脂血症。调节饮食结构非常重要,如减少盐分摄入以防止低钠血症,加用富含钾元素的食物如香蕉和菠菜以应对低钾血症。高脂血症的改善方式则包括服用他汀类药物、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并发症多样化且危害较大,需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就医、规范治疗、改善生活方式是防治并发症的关键,家属也应给予足够关注与支持,定期陪同患者复查,确保治疗效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肌酐高了是不是肾损伤很严重了

肌酐高并不一定代表肾损伤已经很严重,但高肌酐提示可能存在肾功能异常,需要及时检查和干预。常见原因包括饮食、脱水、药物使用或慢性肾病;通过针对性的分析原因和治疗可以改善这一指标。 1、肌酐高的常见原因: 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其升高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方面: 饮食因素:短时间内高蛋白饮食或过量摄入肉类可能使肌酐短暂升高。 脱水或过度出汗:体内水分不足会导致血液浓缩,暂时提高血肌酐水平。 药物和补剂: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或含肌酸的运动补剂可能损害肾功能或增加肌酐生成。 急性肾损伤:如感染、外伤或药物毒性可能引发短期的肾脏功能障碍。 慢性肾病:早期肾功能下降通常无症状,但血肌酐逐渐升高是其主要体征之一。糖尿病、高血压是慢性肾病的主要诱因。 2、肌酐高的处理方式: 若通过检测确认肌酐偏高,建议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检查明确病因:进行尿常规、肾功能全套检测如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及影像学检查如肾B超,明确肾脏是否存在实质性病变。 优化饮食:高蛋白饮食需适当减少,代之以富含纤维的果蔬摄入。限盐、限磷饮食可减少肾脏负担。 维持适度水分摄入:保证每日正常饮水量1.5-2升以促进肌酐排泄,但肾功能严重下降需遵医嘱控制液体摄入。 控制基础疾病:对于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规范用药如使用ARB类或ACEI类降压药和血糖管理能有效保护残余肾功能。 药物治疗:在确诊慢性肾病早期时,可辅以药物如黄芪颗粒、肾康宁片等帮助延缓进程,但需医生指导。 3、是否需要避免严重后果: 就医时机:肌酐快速上升、持续超标或症状如水肿、尿量减少需立即就医;若无明显症状但检验肌酐值异常,应按医生建议定期随访。 定期检测:早期肾病常没有明显症状,建议三个月左右常规体检一次。发现持续性肌酐升高时,尽早干预比治疗严重肾损伤更为有效。 肌酐升高不一定意味着肾损伤很严重,但持续监测十分关键。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纠正潜在疾病、多维度护理肾脏健康,可以有效改善肌酐水平并延缓肾功能下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