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丽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治医师
脚粉碎性骨折需要尽早就医,通过手术治疗、药物辅助以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手段进行修复,加快恢复功能。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固定、疼痛管理和骨折后功能康复训练。
1、手术治疗
粉碎性骨折通常需要通过手术来重建骨骼的稳定性。具体手术方式有以下三种:
钢板内固定术:通过在骨骼两端放置钢板并用螺丝钉固定,帮助骨头复位并稳定。这种方法适用于骨骼碎片较多但分布相对单一的情况。
髓内钉固定术:将一根特殊的钉子插入骨髓腔帮助骨头重新对位,较适用于长骨粉碎性骨折,如胫骨或腓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通过在皮肤外安装支架固定骨头,适用于开放性骨折或术后暂时稳定需求,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
手术后需定期复查,了解骨头愈合情况,避免可能的并发症。
2、药物辅助治疗
药物可为手术后恢复过程提供支持:
止痛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或阿片类药物,用于缓解骨折后急性疼痛。
抗生素:如果骨折伴随开放性伤口,抗生素可降低感染风险。
补钙与维生素D:促进骨骼愈合,如每日摄入钙剂500-1000mg、维生素D800-1000 IU。
药物使用需遵从医生指导,不宜自行增减剂量。
3、康复训练和日常护理
在骨折修复稳定后,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可恢复关节与肌肉功能:
早期康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做简单的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帮助维持肌力。
中期延展活动: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如温水池步行以减轻负担。
后期负重训练:例如在辅助器下适当尝试部分负重行走,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复伤。
日常护理中需注意保持足部清洁,避免手术部位受压、感染,同时脚部可采用抬高位,有助于减轻肿胀。
粉碎性骨折对足部功能影响较大,及时就医、规范治疗至关重要。术后需严格按照医生建议进行康复,避免过早或过度负重导致二次损伤,最大化恢复脚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