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1型糖尿病该用什么药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1型糖尿病该用什么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吴东海
吴东海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β细胞功能丧失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不足,需要通过胰岛素补充来维持血糖稳定。常见治疗药物包括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同时配合健康饮食与血糖监测以优化控制。
1、短效胰岛素:
短效胰岛素用于控制餐后血糖快速升高,注射后通常在15-30分钟起效,2小时左右达到高峰,持续时间约4-6小时。常见药物包括诺和锐门冬胰岛素、优泌乐赖脯胰岛素等,建议患者根据医生指导调整剂量,在每餐前注射。餐后血糖较高的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适宜这种治疗方案。
2、长效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能平稳维持一天的基础血糖水平,避免空腹或夜间血糖的波动。它一般每天注射一次,不受进餐时间影响。常见药物包括来得时甘精胰岛素、拓美地特胰岛素和Tresiba德谷胰岛素。适合作为胰岛素治疗的基础部分,与短效胰岛素联合应用时效果更佳。
3、预混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是长效与短效胰岛素的组合,用于简化治疗方案,适用于多次注射有困难的人群。常见药物包括诺和灵30R、诺和锐50等,每天需要按照医生建议注射2次或更多,有助于减少血糖波动,但不适合需要更灵活调控血糖的患者。
辅助方法:控制饮食和生活方式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同样重要。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血糖,遵循低糖饮食原则如避免精制糖和高热量食物,适量增加运动,长期坚持能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水平。同时,也要关注并管理可能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等。
胰岛素治疗是1型糖尿病的核心,患者需根据医生培训自行注射,同时注意按时监测血糖和调整剂量。如果发现控制不佳或者出现不适症状,应尽快咨询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病情稳定。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酸过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尿酸过高通常是由遗传、饮食习惯、代谢异常、疾病或药物使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应根据具体原因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来管理。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的高尿酸血症与遗传相关。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患有痛风或有尿酸过高的历史,个体本身可能存在高尿酸的风险。这是因为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尿酸排泄功能的先天性不足或合成过多。这类患者需要定期检测尿酸水平,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如低嘌呤饮食,坚持适当运动。 2、饮食与生活习惯 高尿酸血症与高嘌呤饮食关系密切。食用过多海鲜、动物内脏、酒精特别是啤酒或饮含果糖的饮料,均可能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建议减少上述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低脂乳制品的比例,同时保证每日足够的水分摄取,每天饮水量应达到2-3升以促进尿酸排泄。 3、生理及代谢异常 某些人群的肾脏可能在排泄尿酸的过程中功能存在缺陷,或者由于嘌呤代谢异常导致尿酸生成超标,同时肥胖、胰岛素抵抗也容易诱发尿酸升高。此类患者通常需要进行体重管理,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降低肥胖风险,同时监控血糖水平,必要时寻求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 4、相关疾病与药物使用 某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可能影响尿酸排泄。同样,有些药物如利尿剂、阿司匹林等会增加体内尿酸浓度。如果怀疑是药物引起的尿酸升高,需与医生讨论,或选择其他替代药物。 5、外界环境与压力 长期的精神压力、生活不规律、大量饮酒或作息紊乱可能间接影响尿酸代谢。这类原因通常可以通过心理和生活方式管理来改善。建议培养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应酬和心理压力。 尿酸过高可能带来痛风、肾结石等并发症的风险。一旦发现尿酸反复偏高,应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和医生建议进行管理。同时,定期体检、检测尿酸水平,关键时通过药物如苯溴马隆、非布司他或别嘌呤醇控制尿酸,是治疗的重要步骤。调整生活方式与早期检测是预防的关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